编者按:
居家网课不“摆烂”,心理调适有妙招!居家学习期间,学生很容易沉溺于刷视频、看直播这类只能带来短期快乐的低质量娱乐之中,这种娱乐在网络上被称为“垃圾快乐”。本期密云五中心理教师蔡瑞文带我们认识“垃圾快乐”的危害,教给我们让居家学习积极起来的三个好方法。
居家不“摆烂” 智商更“在线”
密云区第五中学心理教师 蔡瑞文
居家学习很容易“摆烂”。舒适的环境、宽松的时间、触手可及的游戏、刷不完的抖音、可以关闭的摄像头、可以逃避的监督等都为“躺平”提供了温床,更成为了让自己智商“掉线”的条件。
沉迷“垃圾快乐”使人迟钝
接触的信息量大不意味着能给自己带来认知上的提高。相反,APP大数据“投其所好”的推送会使人知识面变得狭窄,认知能力降低,导致处在大脑可塑关键期的青少年大脑皮层变薄,前额叶发育迟滞,自我控制能力和相应脑区的组织协调能力下降。
沉迷于“垃圾快乐”的孩子为什么会越来越“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一项研究显示,每天看电子屏幕超过2个小时的青少年,在思维和语言测试中获得的得分较低;每天使用电子屏幕超过7个小时的儿童大脑皮层则显著出现变薄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常玩手机的孩子感官灵敏度会下降,变得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也可能出现中风、脑梗、癫痫等情况。因此,即时的、短暂的“垃圾快乐”就仿佛是包裹着糖衣的毒药,看似甜美,实则正一点一滴夺走人的健康和持续的幸福。
认知影响情绪,情绪主导行为,行为习惯塑造大脑。因此,想让自己的智商“在线”,就要有节律地生活,拥有自律品质、积极情绪、健康行为。
多管齐下提升智商和快乐情绪
青少年要保证每天8到10小时的睡眠。如果周末夜里玩手机,白天睡大觉,即使睡眠时间超过10小时,依然会使生物钟紊乱,给大脑带来严重损伤。有节律的睡眠不仅使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整和恢复,而且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还应进行充足的运动。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现代人需要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者70分钟的高等强度运动。运动频率每周不少于5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会刺激快乐激素内啡肽的分泌,提升幸福感。此外,研究还发现,每天在阳光下20分钟以上的运动会增加工作记忆广度和思维的开放性。
学生在学校教育下系统学习的意义不是为了完成作业,应付考试。学习更大的意义在于增添生命的活力和美好,收获喜悦、感激、宁静、兴趣、希望、自豪、情趣、激励、敬佩和爱。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这也正是智力提升的好机会。人偶有情绪低落很正常。正如作家村上春树所说:无论何人,无论何时,人们总要在乌云周围寻索着浪漫的微光活下去!
学生还要学会建立支持性关系。首先是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悦纳自己,并去接纳他人。当你难受的时候,找个信任的人去倾诉、求助,要及时处理负面情绪,找到积极资源。
学生要善于发挥优势和潜能。习惯于每日被动应付任务会使生命失去灵性和创造力。你可以每天静坐冥想5到10分钟,去感受心底的热爱,找到自己的兴趣,挖掘自己的优势和潜能。“斜木桶理论”告诉我们,理想的事业和人生,靠我们的优势来实现。
确立居家学习生活目标
学生可以遵循SMART原则制订目标,规划时间。
目标要具体(specific),聚焦行动。学生不是告诉自己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提高行动力,如上课前穿好校服,做到衣冠整洁,有仪式感等。
行为要可测量(measurable),如每节课要打开摄像头,尽可能与老师互动1至3次。行为应是积极的,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adaptive) ,如读书、运动、写日志、弹琴、舞蹈等。
目标应是可以实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realistic),如晚上9:30上床、早晨6:30起床,学习和睡觉的时候把手机放在够不到的地方。
最后,学生要把目标落实在纸上,画出时间表(time-framed),规划每天的学习、休息、娱乐时间。每天根据时间表一一对照,睡前总结检查行为落实情况,没有做到的第二天调整计划或行为。
激活行动五步走
第一步是识别阻碍、解决障碍。行动之前先问一下自己,会有阻碍的因素吗?如果有,把影响自己的障碍先解决,促使目标行为顺利进行。
第二步是注意依照目标行动,而不是自己的心情。
第三步是学会用奖励强化积极行为,对帮助自己达成目标的行动加以奖励,可以奖励自己一个大大的笑脸、一段美妙的音乐或一顿美食等。
第四步是要持之以恒。如果遇到需要靠毅力支持下去的事情,就要尽量从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还可以让家人、伙伴提醒自己坚持3周以上就能变成习惯。
第五步是尝试积极分享,把行动过程中的“小确幸”、成就感、自豪感等积极情绪与家人朋友分享。
家教信箱
疑问:疫情防护期间,我家13岁的孩子特别爱窝在房间里。有时候我们想让他运动运动,孩子会特别不耐烦,甚至吃饭时也把饭往自己房间一端,该怎么办?
答疑:家长您好,13岁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价值观和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情绪波动比较大。给您提几点建议。
(1)想让孩子多运动,家长就要起到带头作用。您可以每天早上或晚上带着孩子开展运动,其间和孩子也能多一些沟通。
(2)帮孩子找出他感兴趣的运动,不要逼他参加不喜欢的运动。
(3)最好能选择便于看到进程性结果的运动项目,让孩子有技艺提高、成绩提升等积极体验。
(4)吃饭方面建议家长态度坚决,定好规矩。全家在饭桌上吃饭是基本要求,不允许孩子离开饭桌吃饭。
疑问:我离婚了,老大归他爸,4岁的老二归我。孩子爸爸初中文化,我很担心老大的家庭教育,我该怎么引导他?
答疑:我们知道家长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必然的影响。我建议您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要优先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和帮助孩子。
您要告诉孩子,爸妈分开并不会影响到对他的爱,从而帮助孩子正确地面对现实,理解父母的选择。作为母亲,您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或者和孩子见面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和需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敞开心扉。我建议您向老大学校老师说明情况,请老师帮助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根据孩子现状,给出一些合理建议。您和孩子父亲应保持顺畅和谐的沟通,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使孩子可以安心学习。
本期答疑人:
马咪 牛栏山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