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课堂

发布时间:2023-01-11 期号: 1676期

编者按:

在学生初中生涯的最后一年,老师是学生冲刺备考的指路明灯,而家长的作用不应只局限于保障后勤。若能和学校有效合作,家长就会对孩子有更全面的了解,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庭教育。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德育副主任魏兴建议,家校沟通要找准时机、关注重点,学会和老师同频共振。

 

初三家校合作  找准时机同频共振

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德育副主任 魏 兴

找准时机

积极对话有效沟通

家校合作重在沟通,而沟通时机对沟通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起来,以下三个时间点最为关键:

第一,学期开学时。面对新的学习氛围和节奏,孩子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有经验的老师对此非常关注。这也应该是家长多和老师沟通的时机,经过沟通能够更多了解孩子学期起始阶段的情况,并在家庭引导方面做出适当调整,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期中、期末等重大考试之后的一周内。此时成绩已出,孩子也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而各科老师们也正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细致分析。家长此阶段跟班主任和各学科老师进行沟通,能够掌握孩子更加客观、全面的学习状况,并能够得到老师更科学、有效的指导,以便在今后的备考中“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第三,孩子情绪波动且多天不能缓解时。面对初三学考的压力,孩子偶尔出现情绪不佳等心理上的波动,家长不必紧张焦虑。但若这些情况持续几天仍不能缓解时,家长务必要格外注意。若孩子不能主动跟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先梳理孩子在家的情况,然后跟老师反馈,看看孩子在学校是否也有相应问题,和老师一起找出相应原因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注重点

坚持落实老师要求

老师若是主动跟家长提出沟通,一定会先把孩子在校的各项情况汇总整理后再约谈家长。而家长在跟老师沟通之前,也应该先明确:孩子近期在家的表现怎么样;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希望达到的效果如何等等。这样才能在跟老师沟通过程中更加高效,在有限的时间里发现、归集更多有用信息,对孩子后续进步给出有的放矢的指导。

沟通之后,家长一定要关注落实,若发现采用方法效果不明显,要再跟老师沟通。面对学考的临近,有些家长可能会急于求成,希望做到“药到病除”。但家长一定要明白,跟老师沟通的作用,不该仅限于沟通的几十分钟。家长一定要在沟通之后,在自我消化后向孩子做出反馈,帮助孩子梳理优势和不足,按照老师的建议或要求落实并坚持一段时间。这样才能看到最终的效果。

同频共振

化解居家学习难题

近期,孩子有可能需要居家学习和备考,这就更需要家长强化家校合作,与老师同频共振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居家期间,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增加,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最有发言权。建议家长做到:

第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和学校相比,上课环境确实不一样。为了孩子能更好地备考,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孩子在复习时不受到影响和干扰。这不仅意味着要准备一个安静的房间,更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同时要引导孩子规律作息、调整状态。

第二,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不仅会对视力有影响,更可能让一些自控力较弱的孩子沉溺于游戏和网络世界。建议家长不仅要严格管理,更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例如在复习备考间隙,跟孩子聊聊天,陪孩子进行学考体育练习,共同做一些家务等。另外,学校发的电子资料,建议家长打印出来给孩子。这不仅能减少孩子电子设备的使用,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孩子强化记忆效果。

第三,增加家校间的互动。居家学习,让孩子跟老师之间的交往模式发生了变化,某种层面上可能会拉远师生间的距离。此时,家长就更需要通过家校互动来帮助建立师生纽带。尤其是初三生的家长,更要多跟老师反馈孩子在家的学习状态,了解近期学校的要求,跟老师一起总结和探讨孩子居家备考期间的优势和不足,以便让老师更全面地掌握孩子居家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在有力的家校合作中,共同为孩子的学考冲刺保驾护航。

 

家教信箱

疑问:家长怎样了解青春期孩子所思所想?怎样和孩子有效沟通?

孩子情况:男孩,15岁

答疑:处理这个问题家长要搞清楚,是想知道孩子所思所想,还是想更有效的沟通?知道孩子所思所想是有效沟通的结果而不是目的,所以家长不要总惦记挖出孩子心中的秘密。

(1)有效沟通是指彼此的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诲。彼此信任才能顺畅沟通,要让孩子也知道家长的所思所想。15岁的孩子有相对独立的思考能力。孩子有能力判断什么事儿是为他好。

(2)沟通氛围很重要,可以在游戏中、运动场上或大自然中进行。旅途是个交流的好环境,在轻松的氛围中沟通能使我们和孩子更亲近。

疑问:孩子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差,对人对事分不清好坏,自卑心重。父母跟她讲理,她总是有理无理都顶撞。我们应该怎么办?

孩子情况:女孩,15岁

答疑:这个问题很常见,在15岁孩子眼中,好人或好事标准与家长并不一致,也并非每一次家长都是正确的。

(1)15岁的孩子思维能力相对成熟,喜欢独立思考,家长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2)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讨问题。在交流过程中,要倾听孩子的想法,体现对孩子的尊重。

(3)在产生顶撞时,家长要更冷静,善于倾听。以顶撞解决交流问题是因为孩子还缺少方法,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