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办学呈多样化趋势 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课程

发布时间:2022-12-30 期号: 1672期

北京高中办学呈多样化趋势

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课程

与科学家一起做实验、听报告,在西语比赛中运用西语感受西班牙文化,学习模拟飞行课程……在北京普通高中里,越来越多的学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兴趣特长打造丰富课程,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普通高中特色实验班给予学生更多选择,也推动了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这些普通高中特色实验班是部分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本期一起来探访北京校园里的特色班。

理科类实验班

跟着科学家做实验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作为众多科学的基础,扎实的理科知识和素养少不了专业化的培养。目前,不少高中都开设了各具特色的理科类实验班,多样化、特色化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新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钱学森班在完成国家课程基础上,开设了大学先修课程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课程。北京八中科技综合素质实验班侧重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参与各类科技活动,在体验中激发兴趣、培养探究和创新能力,提升科学素养。陈经纶中学的经纶科技人才班课程设置包括科学素养课程、科技实践课程、思维方法课程等。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教学副校长袁丽秋介绍,学校叶企孙实验班强调文理融通,侧重实验与实践,以培养宽厚基础、学术能力、深度学习、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为着力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为叶班学生在学习链条上设计特色课程,每个学生根据自主发展意愿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课程,形成有自己个性和体现发展追求的学习课程。学校联合清华、中科院、北航、北工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开设科学素养类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在科学家身边成长,校内课程重视内容与资源的整合提升综合素质。在自然科学领域,实验班加强实验等探究类课程的开设,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实验技能,确保三年完成上百个学生实验。随着改革推进,实验班课程增加了多学科强基和竞赛类课程,并取得优异成绩。

在今年9月的开学典礼上,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学生上开学第一课。学校教学副校长赵玉泉表示,学校科学创新实验班学生可走进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实验室并与科研院所合作。在课程设置上,学校遵循“三级立体”生态课程设置,围绕学生高端发展开设丰富课程,如信息技术、数理化生相关课程、强基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等。学校追踪毕业数据发现,该实验班90%毕业生大学专业选择理工类相关。实验班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学业成绩优异,部分优秀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大部分学生考入“双一流”高校,并在理工领域表现优异。

文科类实验班

注重夯实学生深厚文学基础

谈诗论赋、与名作家切磋、人艺观剧……这些都是文科类特色实验班的课外日常。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市一零一中学等校均开设了文科类实验班,培养文理兼顾,侧重人文科学,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关注社会、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人才。文科类实验班适合文学素养较高,热爱文学的学生报考。

“从研究方法培训及选题指导,到课题结组、拟定研修计划并立项,再到阅读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最终形成论文报告结题宣讲,每届文科班学生都要有自己的课题成果。”北京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设有多门特色课程,学校教学副校长李建文介绍,在实验班的人文自主研修课上,学生能得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培训。课程学习全程,学校聘请校内外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深入的指导。跨学科教学方面,学校开设了例如文史哲联合阅读课程等。授课教师会选择经典文本,在高一、高二年级带领学生开展深入阅读。例如高一读《论语》、高二学《古文观止》等。此外,学校还会组织综合社会实践,并根据实际情况更新迭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文科实验班的教育,学校除教学外,还包括学习成果的输出。对学生优秀作品,学校会在公众号平台发布或编印成册。每一届文科实验班学生毕业前,学校还会公开出版学生作品文集。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筑真人文实验班不是普通的文科班,它遵循提升生命品质与精神格调的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学校会在尊重学生志愿选择(即理化生史地政6选3)的基础上开设课程。学校还开设跨年级筑真阅读课程、筑真讲座课程、筑真特色文化课程、“四月天”游学支教实践课程、“青春足迹,筑真光影”筑真毕业汇演课程等。浸润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逐渐成长为有优雅文化气质,闪耀着青春光芒的模样。

小语种类实验班

培养精通各国语言的专业人才

学生想要精通一门语言,需要付出大量时间。许多选择了小语种专业的大学生深感“时间不够用”,而北京市古城中学、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等学校在高中阶段开设小语种实验班,正是解决了这一痛点。毕业生有爱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较强的小语种听说读写能力,广受高校外语类专业的青睐。对于想出国留学的学生,良好的语言基础也可以帮助自己更顺利地进入目标大学学习。

北京市古城中学西语组教研组长张旖旎介绍,学校西班牙语实验班目前已有8届毕业生。在西语教学上,古城中学西语教师和首师大西语系教师共同教研并开发课本外的专题课程。学校有4位国内西班牙语教师,毕业于北外、北二外等院校西班牙语专业。学校还与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签订协议,聘请有资质外教作为学生的教师。在西班牙语实验班学生的课表中,每周有7节中教西语课和1至2节外教课。从“零”起步,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可以达到DELE B1水平。学生参加高考时不再考英语,但考虑到英语的使用广泛性,学校在高一、高二阶段会开设少量英语课。丰富的活动也是该实验班一大特色,学校会定期举办各类讲座、实践活动、西语比赛等。西语班学生还有机会参加西班牙游学、国际夏令营等活动。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自2010年开始进行小语种教学实践,从小学到高中全面开设西班牙语课程。学校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小语种师资队伍,组建了小语种教研组,构建起以西班牙语为主,意大利语、法语、阿拉伯语、日语为辅的小语种课程体系。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将课程和文化作为小语种特色办学的两个核心内容,把学校小语种特色看作是一种育人文化,并将课程作为培育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

行业类实验班

为学生提前做好生涯规划

传媒特色班、飞行员早期培养实验班、钱学森航天实验班、武术特长班、中医药实验班……这些丰富的实验班既能提供专业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兴趣发展需要,又能为学生大学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铺设理论与专业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发展途径。

来自北京市第一四二中学(北京宏志中学)中医药实验班学生穆思卿说:“学习中药基础、背诵药性赋使我们对中医药有了初步了解,并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该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成立中医药实验班,北京一四二中学教学副校长陈昌林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负责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基础知识的教学,其中《中医药概论》占36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乐趣和增强中医药文化素养,北京一四二中学还建立了中医药教育实践基地。经过三年的培养,学生报考各类中医院校时有相对优势。11年来,共有203名毕业生从中医药实验班毕业,其中60%的学生考取中医院校和相关专业。

专业课程一定要在大学才能学到吗?北京市第十七中学的传媒特色班课程涉及电视新闻、影视艺术、电影学等,由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教师授课。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飞行员早期培养实验班,是北京唯一一个在高中阶段培养飞行员的实验班,开设飞行专业等课程,为中国航空类院校输送高素质的高中毕业生。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钱学森航天实验班由航天专家担当导师团队,开设钱学森精神、航天概论、航天员模拟训练等专业课程。此外学生还能赴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等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这些具有专业色彩的实验班,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专业知识和职业概念,为日后接受高等教育乃至工作领域的专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专业教育上,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将会给学生带来更广博的学识与见识。

专家观点

让不同潜质学生全面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教育部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并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按此要求,北京市也在2012年进行了探索。

高中特色实验班是北京市积极推进重点项目改革,创建特色高中的一项开拓性尝试。2012年,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确定参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基础教育试验项目学校的通知》,确定了45所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名单, 探索学校多样化发展途径,开展新型综合高中和特色高中建设试点,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和学校文化。经过10年实践和发展,部分实验班进行了调整,人才培养方式也更科学、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

参与学校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前提下,探索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为具有专业特色和爱好的学生提供学习途径和方法,促进内涵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办学既是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在上初二后逐渐体现出根据自身优势潜能、兴趣爱好来作为发展方向的需要。另一方面,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于如何办好高中特色实验班,储朝晖表示要多注重学生的多样性评价。高中课程应尽可能设置多种方式、多种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的高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专业资源多样性与学生兴趣爱好多样性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体来看,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体现着学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平台的长远规划。从北京市教育整体发展与规划目标要求看,“全面普及高水平、多样化的高中教育”是未来高中教育的基本走向。

2022年招生的北京市高中特色实验班(表格见1672期4-5版PDFf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