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宋 迪) 戏曲“国粹第一课”、戏曲“数字博物馆”巡展、戏曲文化体验营……11月至12月,北京市开展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都可参与其中。
此次活动在参加范围、数量等方面向远郊区、农村地区学校倾斜,着重为农村地区学校、学生提供更多艺术实践、欣赏经典剧目的机会,促进区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均衡发展。学生可以在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平台参与活动,共同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
活动与学校戏曲教育相衔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内容的学习、表演和实践,体现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新媒体等平台,创新戏曲文化的传播与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戏曲“国粹第一课”活动,分为名家名师大讲堂、国粹第一课及国粹“云”课堂三部分,邀请戏曲非遗传承人、名家名师等,将现场表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生通过现场与专家互动、同台演唱等形式,参与融讲、演、学于一体的戏曲教育专题活动。而戏曲“数字博物馆”巡展活动以小型展览进校园的形式,通过多媒体设备、交互体验设备等技术手段,为学生展览优秀剧目,介绍戏曲知识和经典作品。此外,还有戏曲文化体验营活动、戏曲文化创意大赛、大学生校园戏曲节等活动,融合学校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实践平台。
2018年,市教委印发《戏曲知识读本》,收集、整理、归纳了我国以京剧为主的几大戏曲种类的基本知识、基本常识,每篇章后还附有知识小测验。学生搜索相关小程序即可进行学习,还可以参加练习和考试。此次活动还包含戏曲知识大赛。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以“传承戏曲文化,弘扬民族国粹”为主题,“戏曲进校园”引导学生了解戏曲相关知识,体验戏曲魅力,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校园戏曲文化知识的推广和传播,丰富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形式,推动学校美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