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起坐:想要提分  不能仅练习仰卧起坐

发布时间:2022-11-14 期号: 1666期

北京一零一中体育教师 曾志学

 

  双肘未触及或未超越两膝,犯规无效;身体任何部位触及投掷线或投掷线前地面,犯规无效……这些动作规范是否清晰决定了练习的成果能否成功转化。在平时练习时,要想拿高分,练习标准就要比考试标准+1+1再+1。下面邀请相关教师为大家一一详解如何规避犯规点,如何进行有效练习提高成绩。

  

  仰卧起坐是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和初中学考体育现场考试项目,对于此项目,考生的备考时间相对充裕,总体可从两个步骤来练习。

  首先要强调一个误区,提高仰卧起坐成绩绝不能仅练习仰卧起坐,这里面涵盖了心肺耐力、腹肌绝对力量、腹肌收缩速度、核心力量稳定支撑等因素。

    基础能力训练阶段:               

  有氧跑+核心力量

  在这个阶段,考生主要做两件事,一是有氧跑,二是核心力量,这两个训练可以安排在一个训练单元里。有氧跑利于基础体能,体能是开展训练的基础,核心力量是仰卧起坐的主要力源,对于仰卧起坐的速度和身体形态稳定支撑起关键作用。

  以一周为例,一周两练至三练,至少有一天间隔,每个训练单元可以先跑2公里左右,然后做核心力量。具体动作有:平板支撑、侧平板支撑、背起、两头起、卷腹等,一定要将后腰部、侧腰部、腹部全部练到,核心力量累计时间每次5分钟即可。例如,有氧跑2公里+3至4组平板支撑(1分钟/组);或者有氧跑2公里+2组背起(40个/组)+2组两头起(20个/组)。一个单元训练时间大约在20分钟左右,每节体育课最多安排一个单元。

  该阶段至少要持续3个月以上,打下扎实的体能基础。

    专项能力训练阶段:              

  提高腹肌收缩能力

  在这个阶段,考生的练习重点应放在提高腹肌收缩的绝对能力、腹肌的收缩速度和收缩速度耐力上。若在一个训练单元时间内做横向对比,专项能力训练单元时间要比基础能力训练时间短,原因在于基础能力阶段是较全方位的训练,而专项能力训练是仅针对腹肌收缩能力进行的训练,时间短、强度大是仰卧起坐专项能力训练的特点。

  绝对能力,就是能按照考试标准做到超越满分的数量,初三生满分标准是49个,也就是说考生要至少具备一组可以连续做到53个以上标准仰卧起坐的能力。

  收缩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标准仰卧起坐的数量越多越好。刚开始训练时,一定不能以分钟为单位训练,最多10秒一组,初始目标可以定为10秒完成6-7个,逐步提高至7-8个,再逐步提高至8-9个,最终能稳定在至少9个。

  收缩速度耐力,可以理解成快速做仰卧起坐坚持的时间,训练速度耐力和训练收缩速度密不可分。例如,在最开始的训练阶段,做收缩速度耐力训练时,10秒做了6-7个,做完最多间歇5秒,接着完成第二组10秒,之后可以缩短间歇时间,直至能连续做20秒快速仰卧起坐,依此类推,最终考生要达到至少60秒快速做仰卧起坐的能力。

  具体方案可如下:以周为单位,初中每周一般有三节体育课,每节课拿出不超过5分钟完成仰卧起坐专项能力训练,其中两节课每节课拿出5分钟训练腹肌收缩速度和收缩速度耐力训练,另外一节课拿出5分钟训练腹肌收缩的绝对能力。如:每周第一节体育课用5分钟,训练腹肌收缩速度,10秒一组,完成6组左右,组间间歇至少30秒;第二节体育课用5分钟,训练腹肌收缩的绝对能力,55个一组,不限时,只需要连续完成,做2-3组即可,组间间歇至少2分钟;第三节体育课用5分钟,训练腹肌收缩的速度耐力,10秒完成6-7个仰卧起坐后,间歇不超过5秒,接着完成第二组。第二组完成之后间歇时间要长,至少1分钟以上,也就是两小组为一大组,最多完成三大组,待腹肌收缩速度耐力有明显提升后,可以把每小组训练时间延长至20秒甚至30秒,最终具备完成1分钟快速仰卧起坐的能力。

  仰卧起坐基础能力训练和专项能力训练阶段的共同点在于:每个单元训练无论是突出哪种能力,考生都必须把仰卧起坐的动作做标准,要做有效训练,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