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赵长顺) “管理好自身情绪,做孩子的榜样;看见孩子的情绪,及时沟通、疏导;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防沉迷;及时发现,关注孩子的异常行为……”密云区第二小学近期发布第五期“心理月刊”,其中的“家长篇”引发广泛回应。与此同时,密云区各中小学推出心理健康周、心理健康节、心理“云”课堂以及相应的班队会等活动,通过各类“云”平台传递给学生、家长。
怎样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疫情?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怎样做好自己、家人情绪管理?特殊时期,在保证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密云区教委与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密云区教委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北京市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指导学校开启特殊时期“云”心理健康课程,确保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疫情、科学应对疫情、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为学生身体、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疫情下,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更多的关注,要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密云区大城子学校校长赵小强表示,学校强化德育工作的整体构建,在全体学生间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该校确定5月第四周为“心理健康周”,教育引导学生怀着温暖与包容的情绪欣赏和接纳自己,以积极、豁达的心态体验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用发自内心的爱来善待和关爱他人及社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学校还向全体学生推荐相关心理书籍、心理电影和心理游戏等,让学生的内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感动,对生命充满信心和敬意,让生活充满阳光。
密云区太师庄中学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以家校共育、德育实践为依托,多措并举,开展了“一个心理疏导专栏、一场线上家访、一堂主题班会、一篇抗疫精神感悟、一小时运动”等“五个一”线上德育实践活动,实现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其中的“心理疏导专栏”精心为学生和家长准备了居家心理小游戏,宣传正确的抗疫知识,缓解学生和家长的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增进亲子情感交流。该校校长赵德利认为,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而言,疫情既是一次身心的考验,更是一次人生的“疫苗”。学校要帮助学生扣好健康成长的“第一粒扣子”。
在密云区滨河学校,在居家学习期间,学校通过主题班会、专家讲课、居家活动等方式,多维度、多渠道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学校结合线上教学实际需要,以全国课题为依托,于5月25日至6月25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健康节活动。伴随“心理疏导班会开起来、心理放松操做起来、空中家访联起来、居家体验多起来”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学会了“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体验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学会了自我调节与放松,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疫情,做好居家学习与在校学习的准备。“心中充满希望,才能向阳生长。未来的一个月里,滨河学校将把‘阳光心理,快乐成长’理念和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脑海,融入学生生活。” 该校校长赵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