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汇文中学教师 张 烨
案例:珊珊成绩优异,但步入初三的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能专注学习了,大脑中充斥着对初中学考成绩的担忧。上课时她经常不由自主地想:“完了,我太差了”“肯定考不上好高中了”。每次想到这些,她都很烦躁,等回过神来才发现老师已经讲完几个知识点了,又会非常懊恼。
珊珊对自己的胡思乱想很自责,却没有办法控制。她最近还发现,这种想法甚至在睡前也出现了,而且常常是考不好的内容,搞得她心烦意乱……
分析:珊珊被头脑中的消极想法搞得心烦意乱。这些消极想法是不受控制的,侵入性的,负面的,并且引发了她的负性情绪。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人的情感及行为被他们对事件的看法所影响,即情境本身并不决定人们的感受,感受更取决于人们如何解释这个情境。
珊珊的消极想法中存在大量的“认知歪曲”。如“灾难化”,即将事情想得越来越糟糕直到最极端,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并且对此深信不疑。如做错一道题,就出现“完了,我太差了”的思维。这种对结果的“灾难化”想象,使她无法看到自己成绩优异的事实。
另外,珊珊对自己控制不了消极想法而产生了二级情绪——自责。这对她不但没有帮助,还加剧了烦躁情绪。就像我们失眠时,如果对失眠感到自责,反而会更加难以入眠。出现这种情形时,可使用接纳承诺法来平稳心态。
策略:自我理解和接纳
出现消极想法和感受时,许多人会想方设法“消灭”这些想法和感受。殊不知,纠缠在与这些消极想法和感受的斗争中,会消耗大量精力而无法专注于想做的事情。回避情绪是没有用的,反而会让情绪更加恶化。
其实每个人都会出现消极想法和情绪,这很正常。事实上,这些消极想法的出现恰恰是一个信号,它在提醒考生:“你很重视自己的学业”“你对自己有着好的期待,你对未来也有想法”。所以,千万不要因此而责怪自己,恰恰要意识到这意味着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只有接纳“害怕失败”的情绪,才可能成功。自我理解和接纳是应对负面想法的基础。
与消极想法脱钩
在理解与接纳的基础上,考生要与消极想法脱钩,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采取“STOP”法按下暂停键
当负面想法和情绪袭来,考生首先要停止即刻反应,然后做3次深呼吸,让自己的反应延迟至少6秒钟,冷静下来,觉察自己的身心反应,想一想情绪从何而来、任由情绪控制自己的后果,最后选择理智、有效的行为。这种“STOP”法包括四步:
第一步S(Stop)——停止,记录下你的感受;
第二步T(Take a breath)——呼吸,记录下你的感受;
第三步O(Observe)——觉察,记录下你的身心反应、情绪及想法;
第四步P(Proceed)——继续,记录下你在平静后所采取的有效行动。
2.给想法加前后缀
按下暂停键后,考生可以给想法加一个前缀、一个后缀。
例:“我完了,肯定考不好。”
改:“我的头脑里出现了一个想法‘我完了,我肯定考不好’,这只是我的想法,不是事实。”
3.把消极想法用儿歌唱出来
比如用“生日快乐歌”的曲调把“我完了,肯定考不好”唱出来,考生会发现,这个想法变得没有那么恐怖了。是的,把它唱出来时,它不过是一行文字、一段歌词、一个故事而已。
4.头脑是个故事家
考生可展开这样的想象:头脑是出色的故事家,最大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感兴趣。当故事(想法)对我们无效无助时,我们需要知道,这只是一个故事。可以在内心对头脑说“哦我的头脑,你在给我讲‘我不行’的故事呀”。
专注于能够掌控的事情
清晰地区分“我无法掌控的事情”和“我可以掌控的事情”,能帮助考生缓解焦虑情绪,厘清思路。接纳无法控制的事情,专注于可以控制的事情,才能更好地面向价值,从而促进向往价值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