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第十九中学获悉,该校与中国政法大学开展深度合作,专门为高中生开设了“法官与律师”特色课程。
这一课程由十九中高中政治组依据高中课程标准自主研发,内容涵盖法官的任职要求、法官职责、法院机构设置等内容。课程通过典型案例导学,分别进行民事、刑事以及行政诉讼的模拟法庭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此外,该课程建设还充分整合了法大的专业团队、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等丰富法治资源,以学校“法官与律师”课堂为载体,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青少年精品校园法治选修课程。
十九中学生李卓凝在课后说:“法官不仅是严肃的,而且是有温度人情的。在这堂课中,我感受到了专业和清晰的法治思维,学习到的知识不仅是法官的职责,还有法律人士的思维。”学生于雅淇则表示:“学校邀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代表陈思羽为我们讲授‘法官的职责’一课。他用专业的学科语言以及清晰的知识体系为我们普及法官的审判职责以及司法协助等有趣知识,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法官与生活的联系。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事项范围,其中包括民事、行政、刑事以及国家赔偿的范围。他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帮助我们更好理解。深奥的法条在他口中变得灵动起来,蹦跳着窜进我的脑海,这实在是收获颇丰的一课。”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冯世勇说,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响应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号召,法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担负政治责任和法治责任。两校通过打造青少年精品校园法治选修课程,融通两校法治教学资源,通过讲授式、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教育,引导青少年尊法、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法治课程建设是我校与政法大学在战略合作的落实,意义非凡。”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高新桥表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直接产品,也是培养学生最重要的渠道,学科依托特色课程,拓宽学生视野。法治教育课程在课程建设中非常重要,通过法治教育,让学生感受司法的神圣与庄严,体验司法的温度与力量,了解司法工作者为公平正义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在学生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塑造法治信仰,涵养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引导其懂得规则、规矩、纪律,知法、懂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