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怎样解剖玉兰花?什么样的桃树结出的桃子甜?在春色满园的北京一零一中学,学生解锁了新的赏花方式。
校园里的玉兰分为几种、有多少颜色、彼此是什么关系?在《生物拓展实验》选修课上,学生观察花托,解剖花,用“花程式”描述一朵花。
春天的一零一中校园物种丰富,为学生认识植物提供了便利。花的特征是植物重要的分类依据。生物选修课上,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种类花的结构来区别不同科的植物;通过书写“花图式”和“花程式”,认识木兰科和百合科植物的区别,表达两个不同科植物的特征。
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部位都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或次序生长在花托上,所以花托是学生本次观察学习的重点。
备课期间,授课老师挑选了两种花被相差明显的玉兰品种用于教学。学生两人为一组,共同解剖一朵玉兰花。由外向内一层一层小心剥离,仔细观察花瓣是如何排序的、花托是什么形状、雌蕊等部位属于哪一个类型……在解剖的同时,学生还要按照生长方式和次序将每个部位重新进行摆放,让一朵花“一目了然”,更有助于理解此前学习的相关知识点。
“每每在校园漫步,看到满布校园的花朵,我总是想起这节课学到的花的结构、生物学的表示方法,想要去尝试着应用一下,让知识走入生活。”学生王忠函十分喜爱这样的上课方式。
另一边的园艺课上,学生拿着铁锹、水桶等农具,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施肥、浇灌,精心照顾每一棵桃树。
学校桃园的桃子有哪几种?什么样的枝丫需要被剪掉?施肥有哪些技巧?这些问题的答案,上完园艺课的学生田又予能答得头头是道。
“有些操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了解桃树生长习性才能做好。”田又予说,“比如,一棵桃树不能供养那么多果实,需要疏花疏果。疏花时,要疏除向上和向下生长的花朵。花柄向上的花,果尖会提前变软;花柄向下的花,果肉容易腐烂。”
今年是一零一中园艺课开课的第二年。2021年,在学生的努力下,在丰收时节收获了一批香甜可口的水蜜桃。
这个学期,为了在桃树的栽培过程中少打一些农药,课上还特别组织了“昆虫小分队”,队员们坚持对桃树的各种害虫进行观察,尽早发现害虫并及时采取措施。大家还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带着问题对桃树进行观察和思考,探究光照、温度等因素对桃树果实品质的影响。
负责老师贺凤美表示,这门园艺课程是学校“在地化”教育和“生态智慧”教育理念的体现,利用学校、学生所处环境,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进行真实的学习,接触平时在课本中难以体会到的生态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