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孙梦莹)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学生日前走进昌平职业学校,以手工银饰制作为学习载体,感受独特工艺,收获劳动创造的银饰之美,传承手工银饰匠人的匠心工艺和品质追求。
3月24日至4月1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昌平区阳坊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昌平区流村中学、昌平区第五学校南邵中学、昌平区百善学校、昌平区黑山寨学校、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南口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未来科技城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等10所学校的1323名学生陆续走进昌平职业学校主校区、南口校区和农林科技实训校区,参加以职业体验为主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昌平区教委突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为深入推进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在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今年继续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开展区级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区教委通过线上工作布置会,对上半年区级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解读,组织38所初中学校完成了25门区级课程的选课工作。
今年,昌平区教委指导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服务中心优化课程体系,精选优质课程,创新课程内容,突出各学段劳动教育目标,不断增强区级课程的吸引力、实效性,将更多优质实践课程提供给学生。结合新业态、新职业增设了无人驾驶工程师、电商主播、形象管理师等10门新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增强劳动技能和劳动能力,提升劳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各个实践场地,学生走进真实的工作场景,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中学习职业技能,感受职业标准和“职业人”的魅力。
农艺师职业体验课程以“二十四节气”与农耕实践为主线,让学生深入了解农耕文化与知识,体验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探索农业生产的奥妙与魅力,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机务维修员课程以飞机模拟驾驶和飞机维修为主题,让学生学习飞机紧固件保险常用方法,通过操控模拟器体验飞机模拟驾驶的乐趣,并感悟机务维修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劳动安全意识。
在冰墩墩卡通馒头制作课上,学生变身奥运特色面点师,全流程学习面点制作技巧,更加懂得要珍惜粮食。
形象管理师职业体验课上,学生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掌握了对衣着、服饰、妆容、礼仪等方面的有效管理。
电商主播是近年来的新兴职业。学生通过拍摄商品视频、参与直播等活动,全方位体验电商主播的工作流程。
无人驾驶工程师体验课上,学生通过学习超声波传感器原理知识,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编程,体验了无人驾驶工程师的职业乐趣,激发了对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古建修复师体验课引入古建筑中“藻井”这一独特结构,让学生通过了解藻井结构、色彩装饰工艺、文化内涵,唤醒对中国古建文化的兴趣,感受该职业的劳动价值和精神内涵。
据悉,2022年上半年昌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将持续到6月9日,于每周二、三、四在昌平职业学校各校区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