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 “双减”背景下课程如何提质增效?3月29日,丰台区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召开丰台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和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交流研讨暨首都师大“振翅计划”项目培训活动,大家一起探寻提质增效方案。
活动中,8所代表学校围绕“‘五育并举’视角下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与实施”“综合课程开发与实施”两大主题,展示了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课程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实践与成效。丰台二小不断优化“云志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扶轮小学在“五育并举”视域下建构“启志成己”课程,积极探索三套课程整体推进、多项工作有机融合、多元化实施拓展课程、个性化探究特色课程、实施德育融合课程等实施途径。芳星园中学立足“竹品”课程,通过建设竹品课堂、拓展项目研究、开发美德工程、开设社团课程和活动课程等,进行全学科融合,实现学科育人。
东铁匠营二中基于校情、顶层设计,以“五棱锥精彩课程”体系为引领,重视各类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目标。十一学校丰台小学通过对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融合课程实施三样态探索,构建了“五育融合”可操作的系统实践模型,构建了传统学校实施融合课程的实践路径和方式。北京十二中附属小学开发与实施“小好奇探气象”主题实践课程,架构起具有“关联、并联、串联、互联”特点的气象科普教育“立交桥”,为学生提供“学气象、研气象、用气象”的有力载体,构建氛围浓郁的气象科普校园环境,有力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丰台区教委主任杨晓辉表示,要做好区域统领,做好顶层设计;搭建平台,提升课程素养;多方联动,形成改革合力。丰台分院副院长马红民表示,未来要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炼课程成果,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大研训力度。丰台分院院长支梅指出,学校还需高度关注、重点研究课程各要素品质的进一步提升问题,重视课程的基础性、选择性、特色化;需要深化研究,进一步回应“双减”要求,对“长短课时”“线上资源”“综合性学习”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索。
未来,丰台区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聚焦“品质”和“特色”两大核心,依托分院课程发展中心“整体推进丰台区课程品质提升”等项目,全面推动提升区域课程引领力,重点培育区域课程支撑力,发挥区域的统领作用,尊重学校的基础性作用,激发教师的关键性作用,调动社会的支撑作用,通过课程管理、研究引领、课程评选、课程培训、资源统整等方式优化丰台区学校课程品质,促进学校课程特色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