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让思政课“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2-03-28 期号: 1620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如何让思政课堂与现实结合,让思政课生动、活跃起来?丰台区日前举办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交流研讨会,围绕“如何上好思政课”与“行走的思政课”取得的成果,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等层面,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一本手册

  让思政课在丰台“走”起来

  丰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革命教育资源。2021年,丰台教育两委推出“行走的思政课”九条精华路线,并统筹协调思政教研员、学科教师和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等,编写了思政课程实践活动手册。

  “在参与手册编写过程中,我多次和老师一起走进区内的教育实践基地,在行走和实践中研发手册,为学生走出去实践搭建了‘脚手架’。”长辛店第一小学思政教师樊淑伟说。

  如今,“行走的思政课”已成为丰台区的品牌课程。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学生周子牧说:“‘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是参观行走,更强调书本外的实践对于学习的作用。通过实践,我对以往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有了更加切身的体会,并深深地爱上了思政课。”

  64节优秀课例

  同构大中小学思政课

  过去一年,丰台区各中小学与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高校教师同上思政课,形成64个鲜活的课堂实例,强化了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沟通,推动大中小学建立思政课教学研究共同体。

  大成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李同谈到,学校依托特级教师工作室,以主题研讨课等方式深入研究思政一体化贯通培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统一中、教师与学生统一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47所基地校推动全区

  思政课改革全面开花

  丰台区还建立起47所思政课改革创新基地校,推动“全要素”“贯通式”“实践性”大思政课在全区的扎实落地。

  坐拥“小红楼”(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的长辛店一中,近年来深入挖掘其红色文化资源,以党建带团建,创新性开展思政教育。长辛店一中校长高云虎分享了学校成立“小红楼”共青团志愿者团队、组建红色文化历史研究课题组等相关经验做法。丽泽中学通过微党课打造党建名片,北京十二中打造十二年一贯的思政共同体,北舞附中丰台实验小学通过冬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等做法也在现场进行了分享交流。

  据了解,丰台区打造“全要素”“贯通式”“实践性”思政课程体系。立足“全要素”,做到“三全”,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坚持思政课的整体性,强调相关主体和教育要素的综合发力;注重“贯通式”,体现“四融”,即大中小学融通、理论与实践融合、历史与现实融汇、教师与学生融入,坚持思政课程建设的统一性,强调不同学段和教育内容的联系;突出“实践性”,塑造“三精”,即打造精品课程、开展精彩活动、行走精华路线,强调思政课知行合一,以“大视野”“大格局”做好“大思政课”建设。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