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智慧作业让“双减”落实处

发布时间:2022-03-28 期号: 1620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落实‘双减’,意味着必须调整中小学的教育活动结构,减少大量单调、重复、低效的知识学习负担,同时着力加强学生的作业质量。”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校长王英说。学校以落实“双减”为契机,以优化作业设计为突破口,通过智慧作业的研究和布置,减轻学生负担,切实做到提质增效。

  聚焦课标分层设计作业

  学校各学科备课组坚持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依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及课程目标要求,经过组内成员集体研讨,认真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制定学生作业。

  如英语教研组在作业设计中从听、说、玩、演、唱、读、写、看、思、辨等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多样化的作业选择中体会作业带来的学习成就感。作业设置依据学生学习水平从低到高依次递进,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明确每个阶段学生的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将作业分为基础夯实型(如基于单元或课时的核心语言点练习)、发展提升型(如英文报刊和原著阅读以及阅读导图或读书报告等)、融合实践型(如冬奥冰雪活动的英文介绍,英语戏剧表演等)三个层次,让作业成为因材施教的有效手段。

  科学设计丰富作业形式

  除书面作业外,学校教师还尝试编制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逐步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学校语文教研组根据年级特点进行作业设计。初一年级设计少而精的预习作业以平稳过渡,在培养学习习惯上下功夫,课后作业注重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初二年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组成阅读探究小组,确定必读名著篇目的阅读主题,帮助学生深度学习,完成“阅读—质疑—探究—形成阅读结论—获得阅读体验”的高维度阅读能力训练。初三年级布置各具特色的大小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数学教研组三个年级开展教育目标分类学视角下的作业设计研究,建立“作业多维细目表”,提升对作业题的认识水平。通过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备课组经历了布置作业的全过程,提升了作业设计水平。

  运用大数据平台实现创新

  学校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设计分类作业,包括必做作业+鼓励性作业+选做作业+“我设计”作业等形式,加大作业弹性,使各层次学生在作业中都能有获得感。

  在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积极开展基于大数据精准分析的作业设计。目前初一年级将“大数据精准教学云平台”专业APP引入课堂,开展大数据分析,得出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个性化精准练习。

  教师根据当天教学内容在作业平台的题库里挑选合适的练习,然后打印、发给学生。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手动批阅,随后放进专用的作业扫描仪器,快速收集作业数据,由信息平台完成数据分析。教师再根据学生答题情况重点讲解难点,提高了讲解针对性、作业针对性和有效性。

  王英说,下一步,学校计划在初一年级全面使用大数据AI作业本。教师结合教学反馈,根据大数据结果,就可以精准把握学情,然后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从而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