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促进快乐体育

发布时间:2022-03-14 期号: 1616期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 胥 庆

 

  对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方案》,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无体育,不教育。要以此为契机,撬动改变应试教育倾向,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调动孩子自主自愿、积极参与、养成习惯、终身坚持,激发内生动力,真正实现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切不可把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改革仅仅看作具体项目、方式的改革,或者仅看作被动督促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获取分数的手段等,而要看作推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培养孩子更加健康的生活状态,以体育人、融通互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双减”不仅有减也有增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学生和家长来说不仅有减,也包含增。增加体育锻炼,逐渐成为学校和家长的共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面进步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体教融合就是为了促进青少年提升体质和全面发展。重视体育、学习体育,就是为了擦亮体育育人的价值,为青少年夯实全面发展之基。学校是体育教育的主阵地,要引导学生培养运动习惯,提升身体素质,让体育教育更加契合青少年的兴趣走向和成长所需,进而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最终成长为满足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作为一所有着107年建校历史的名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紧紧抓住体育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在体育实践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推动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面向未来养成好习惯

  学校倡导学生养成面向未来的“2+N”好习惯,即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实现全面发展。“2”是坚持每天阅读1小时与运动1小时。学校将多样运动器材摆放在操场专属区域,并开设了几十项体育活动,在早晨、课间、午间、课后服务时段,鼓励学生随时参与其中,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玩得起。2021年暑期学校又翻修了操场,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硬件条件。

  现在的学校运动时间,操场上满是欢声笑语,运动场利用率大大提高。学生在操场上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不再是看客,而是沉浸在运动的欢乐中。体育学科组还发挥教师专业优势,不仅在课上教好学生,还深入课后,形成全方位指导机制,通过录制小视频、家庭健身操,指导学生自主训练,并在线上对展示的学生进行逐个点评、指导。教师还制定运动处方,关注个体差异,解决体育运动困难生的实际问题,做到精准指导,重视实效。近十年来,体育教师常常被评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好教师。

  坚持以赛练身以赛育心强健身心

  学校积极对学生进行中华体育精神培养,坚持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培育环境,努力做到人人讲体育精神、人人支持学生体育发展。为此,学校构建了以传统品牌赛事为主线和运动项目为主体的赛季体育教学模式,推动中华体育精神发扬光大。

  以传统品牌赛事为主线的赛季体育教学模式包括班级联赛和校级赛季。学校、年级、班级间比赛形成七个传统品牌赛事,根据季节特点分为春、夏、秋、冬四个赛季。春季赛季检验冬季的长跑效果,夏季赛季以球类比赛为主,秋季赛季以田径比赛为主,冬季赛季以耐力跑为主。

  校级赛季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高水平运动队为主体,参加全国和北京市级的比赛。另一种是在社团参与的校级赛事联盟比赛。以运动项目为主体的赛季体育教学模式包括通修课和选修课。通修课包括初中“3+1”,即初中学生每周上3节体育课加1节学校特色课程(篮球、体能、乒乓球、形体),高中以项目模块(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棒球、羽毛球、橄榄球、体能、垒球、网球等)进行赛季教学。选修课程包括女篮、台球、羽毛球、乒乓球、搏击等。

  体育既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内容,居于教育系统的重要位置。要推动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人,为青少年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石。体育使人快乐,体育丰富人生,体育塑造人格,体育是最基础最美好的教育。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