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我们要用‘六合同春’向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献礼!”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非遗传承与设计专业“京绣工坊”的学生王禹晴兴奋地说。在北京冬奥会到来之际,1月24日,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非遗传承与设计专业的“豐華蕙制”品牌发布了“六合同春”京绣系列文创产品献礼冬奥。
“六合同春”寓意天下皆春
“六合”代表六幅作品,分别是“吉速如风、花海冰嬉、寒壶秋月、雪覆莲枝、游山云雪、凌雪馨荷”,对应速滑、花样滑冰、冰壶、雪车、高山滑雪、单板滑雪六个冬奥比赛项目;“六合”则代表了天、地、东、西、南、北,“六合同春”中的春,是指北京冬奥会的开幕时间是2022年2月4日,此时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六合同春”寓意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借此祝愿冬奥会在中国召开,在北京的春天顺利召开。
2021年7月开始,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师生在京绣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李凤茹老师的指导下历时半年打造出该作品。李凤茹一辈子与京绣打交道,在京绣领域独树一帜。从纹样设计、绘制图纸,到前期扎稿、磨稿、刷稿,再到最后的刺绣和制作,学生们用这些纹样内涵丰富、工艺流程精湛、针法运用细腻的文化创意产品祝福冬奥。大家纷纷表示,能运用所学及京绣技艺献礼北京冬奥,是作为非遗传承与设计专业学生的荣光,更是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京绣又称宫绣,属“燕京八绝”之一,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为了传承此项非遗文化,专门成立了“京绣工坊”。“京绣工坊”负责人何洪杰老师介绍,学校将“传承+创新”融入非遗传承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融合。两年来,非遗课程一直服务中小学课后课堂和社区市民学习课堂;师生京绣作品“百鸟祝寿”荣获全国第三届“燕京八绝红星杯”优秀奖,作品“百花齐放 为党祝寿”荣获“2021年全国工艺美术与创新设计博览会·‘设计+’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银牌。2021年9月,“京绣工坊”团队参加服贸会时的非遗技艺展示引起广泛关注。
23名学生成为冬奥志愿者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学校还有23名餐饮艺术与管理专业(群)学生在延庆冬奥村投入紧张的冬奥餐饮服务保障工作。自1月下旬入驻延庆冬奥村以来,他们加强学习、时刻准备,确保能按照冬奥餐饮服务保障标准与要求,在各自岗位上顺利履行职责、落实工作流程,按时保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为中外冬奥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高三餐饮艺术与管理专业学生齐彬彬说:“得知自己成功入选成为冬奥志愿者后,我非常激动,感到非常幸运。冬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并搭配冰元素进行设计创作。冰象征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而墩墩则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作为志愿者,我们要以冰墩墩为基准,以它的意义作为要求自己的标准,提供高水准的服务,为大家带来快乐与温暖。助力冬奥,让我们加油一起向未来!”
“我怀着激动、紧张的心情来到延庆冬奥村。我身边每位师傅都在为了冬奥会的顺利举办而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我很快进入了角色,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次志愿服务后,我定会完成蜕变;在工作之余,我会好好锻炼,保证健康,对自己也对他人负责。”高三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学生李增硕说。
近百名星级酒店厨师长
脱颖而出
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餐饮艺术与管理专业(群)是北京市职业教育首批特色高水平专业。该专业师资队伍雄厚,教师均为高级技师、“双师型”教师,拥有多名中国烹饪大师、非遗面塑传承人、“红楼菜”传承人,并特聘屈浩、余梅胜、李莹等行业大师为专家,聘请企业名厨为兼职教师,打造了享有盛誉的市级教育创新团队。学校餐饮专业始终以“厚厨德、精厨艺、重实践、育工匠”贯穿教育全过程,注重素养与技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艺、产学研高度融合,将优秀传统文化、餐饮文化、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把文化素养、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有机结合,为首都餐饮服务业提供了大批优质人才,培养出近百名星级酒店厨师长,成为高端餐饮人才的输送基地,有力服务首都餐饮行业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