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寒假第一课先有安全才快乐

发布时间:2022-01-26 期号: 1608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宋 迪

 

  今起,中小学正式放寒假。为使学生度过一个遵法、守法、安全、快乐的寒假,针对寒假期间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记者采访了西城区公安分局治安支队警官郭春伟,为大家系统梳理各类安全问题并重点提示相关注意事项。

  刚刚过去的2021年疫情仍在,而与此同时,我们还在遭受无情的水火以及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等灾害。安全时时挂在嘴边,却永不过时;安全问题一谈再谈,却并不多余。有些悲剧本可以避免,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得到警示,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假期防疫摆第一 交通安全要牢记

  密云一高中生骑电动车上学路上撞死行人,最终被判赔偿被害人部分经济损失,并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重庆某中学生钟某13岁,在坐车出行途中将身体伸出车顶天窗外,通过道路限高横杠时,身体与限高横杠发生碰撞,当场死亡。

  在中小学生意外死亡事故中,交通安全事故始终占第一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小学生缺乏安全防护知识,没有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学生违法一样要承担责任。造成别人伤害的,不但监护人要赔偿,学生也要自尝苦果。

  寒假期间,同学们需要注意的:遵守交通法,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学会看交通信号灯,不翻越隔离墩;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观察过往车辆;在交通要道口,注意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变化,千万不要闯红灯。近几年来,“低头族”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频率较高。不管步行还是骑车,千万不要玩手机,不仅对视力不好,同时影响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力,一旦遭遇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此外,不在机动车盲区内玩耍打闹;坐自行车、摩托车时不要乱动,以免手或脚被车轮夹伤;坐公交车和私家车时不要将头、手、脚伸到窗外,以免被过往车辆或路边的树木、电线杆等物撞上、擦伤,乘坐私家车和其他车辆时要系好安全带。骑自行车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只在非机动车道上骑行,且要靠右行驶(12岁以下儿童禁止在马路上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许骑行电动自行车),速度要慢,注意观察停在前边和打着双闪的汽车,以防开车门时被刮伤发生危险。寒假外出旅游,注意不乘坐证照不全、驾驶员驾驶水平不高、安全性能较差的车辆等交通工具。

  目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仍是首要任务。国外疫情高发,国内多地报告本土病例,全市疫情防控面临境外境内双重风险。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在即,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

  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防护意识,做好健康监测,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等卫生健康习惯;要特别注意随身携带口罩,及时、正确佩戴口罩;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咳痰、咽痛、腹泻、味觉异常、嗅觉异常等症状,及时到指定发热门诊就诊;配合医疗机构或疾控部门做好排查等工作,并及时向学校报告,按要求进行相应管理;寒假及春节期间如无十分必要不出境、不出京旅游和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提示家长谨慎购买进口冷链食品,到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

  冬季活动观天气 滑冰滑雪要注意

  冬季天寒地冻,风寒效应明显,气象局时常会发布大风蓝色预警和黄色预警,有时瞬间阵风可达八九级,外出要注意防风保暖,谨防高空坠物,大风天气要远离广告牌、大树、灯架等临时搭建物。同时,做好家庭阳台、窗户、楼顶平台等区域的安全防范措施,不攀爬,谨防摔伤、坠落。玩耍时,注意不向楼下抛扔物品,高空抛物需要承担民事赔偿和刑事追责。

  北京的护城河入冬以来由于冰面较薄,曾接连发生滑冰溺水事故。2021年1月16日,在东城区光明桥南侧的护城河上,一位30多岁滑冰男子穿着冰刀鞋掉进冰窟窿里,所幸被人搭救上来。住在附近的居民表示,近期这样的情况已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寒假期间,冰上运动要到有人管理的正规冰场。那里的防护措施和救生措施比较健全。学生不要私自到野外结冰的冰面滑冰,因为无法预测冰层厚度。另外,也不要到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的水域冰面玩耍,见到“冰薄危险,请勿滑野冰和穿行”以及冰面上提示“湖面危险,请勿踏冰”标识时,要立即远离,不要为抄近路而随意走上冰面,以免遇到危险。如果学生在冰面上玩耍时,发现冰面裂缝,千万不要原地站立,因为站立时,面积小、压强大,很容易掉入水中,应快速躺下,滚动到没有裂缝的位置,尽快离开冰面。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临近,青少年参加冰雪运动的热情激增。滑雪成了市民冬季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滑雪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2020年12月6日,一名24岁男子到黑龙江哈尔滨一滑雪场滑雪时,从高级滑道滑下后,失去平衡摔倒在地,经抢救无效身亡。2021年1月4日,河北崇礼云顶滑雪场,一名滑雪者被雪道上裸露的电线绊倒,头部着地,不幸身亡。滑雪本是一项愉悦放松的体育活动,却因安全问题让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实在令人痛心。

  户外滑雪速度较快,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要提升安全防护意识,选择正规的、安全设施齐全的滑雪场。同时,滑雪前要仔细阅读场内安全标识和警示牌,查看雪场示意图,了解雪场概况,注意安全防护。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学生不宜选择滑雪这类高强度的运动方式。初学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聘请滑雪教练学习滑雪技能和防护知识,听从教练指导,量力而行,切莫在技术水平未达标时,进入高级道滑雪,以防发生意外。

  由于户外滑雪场地较大,尽量不要单独一人滑雪,以防出现意外事故后,无人知晓,无法救援。发生严重摔伤时,不要自行处理,要及时请医护人员救治。

  法律常识勤学习 遵纪守法过假期

  “别跟孩子一般见识”“小孩儿干点儿坏事没什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然而在法律层面上,“未满18周岁的公民”即未成年人和“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即少年,都是具有法律概念的,并不是人们口中所谓的“孩子”就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学生要增强法律意识、学习法律常识,不因无知而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

  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实施全域禁放烟花爆竹,春节期间不设立烟花爆竹零售网点。中小学生同父母外出旅游及走亲访友,要了解所在地的燃放规定。特别是京郊,根据“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今年也属于禁放区域,大家要严格遵守相关要求。

  今年以来,本市发生多起未经空域审批即擅自开展无人机飞行活动的事件,严重扰乱首都空中秩序,成为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出隐患。中小学生要自觉遵法守法,杜绝各类“低慢小”航空器违法违规飞行行为,共同维护空中秩序和公共安全。北京市公安局已向市民和在京单位发公开信,郑重提示,轻型和超轻型飞机(含轻型和超轻型直升机)、滑翔机、三角翼、动力三角翼、载人气球(热气球)、飞艇、滑翔伞、动力滑翔伞、航空模型、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无人机均属于“低慢小”航空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无论在北京地区任何地点、全年任何时间组织“低慢小”航空器飞行活动,均要预先向空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对于未经空域审批擅自开展飞行活动的,北京警方将依法予以查处。

  近年来,毒品有向校园内渗透的趋势。出于好奇和逆反心理,部分青少年陷入毒品的诱惑,致使个人身心甚至整个家庭遭受侵害。随着时代发展,各种新型毒品经过乔装打扮极具隐蔽性,如“小钢瓶”“邮票”“开心水”等,悄悄潜伏在周围。学生和家长要提高警惕。

  去年9月,深圳警方缴获一批含合成大麻素的电子烟,俗称“上头电子烟”。被抓获的21名嫌疑人大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上头电子烟”外表与普通电子烟相似,但烟油里却添加了合成大麻素。有嫌疑人称:“抽了之后会有上头感,轻飘飘的。”去年7月1日起,我国正式整类列管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这意味着所有品种的合成大麻素类物质都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毒品。而一张张孩子们喜欢的卡通贴纸,也可能是新型毒品,俗称“邮票”。警方发现,“邮票”学名麦角二乙酰胺(LSD),属于半人工致幻剂。这种毒品毒性较强,一般是摇头丸的3倍,几微克就足以让人产生幻觉。可怕的是,这些东西几乎是专门针对青少年制作出来的。

  如何辨别、远离毒品?中小学生在收到礼物时要仔细检查。毒贩诱人沾染毒品的招数之一,就是提供各种“礼物”让人免费尝试,等“猎物”上瘾后,再出高价出售毒品或以毒品控制青少年进行违法活动。青少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吸引,如果养成不良习惯,就可能使毒贩有机可乘。此外,青少年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渴望认同,加上安全防范意识较弱,就可能因为同伴压力等因素尝试毒品。很多吸毒者都是因为结交了一些“毒友”,逐渐丧失了正确的是非观和人生观,最终被引诱吸毒。毒品化身千万,只有高度警觉才能远离。同学们要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构筑坚固的心理防线,坚决拒绝“第一口”,谨慎交友,提高警惕,从拒绝香烟开始,珍爱生命。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