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海淀区教委近日公布“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未来5年,该区将新增基础教育学位4.5万个,中小学生在优质校就读比例不低于90%。
“十四五”期间,海淀教育优质均衡的比例将不断扩大。经测算,“十四五”期间海淀教育的学位缺口依旧存在较大压力。为此,该区将通过集团化办学、高校帮扶、干部教师轮岗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供给覆盖面。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义务教育阶段,9成以上中小学生在优质学校就读,85%普通高中实现特色发展的分学段目标。
学前教育阶段,海淀区将完成18个幼儿园建设项目,其中北部地区新建16所幼儿园。同时,将在北部地区探索高效顺畅的高标准建设、高起点办园新模式。4年内,该区将实现适龄儿童入园率保持在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较2020年进一步提升,达到92%,新增学前学位5000个。
义务教育阶段,海淀区将推动44个中小学建设项目,接收4所配套校。4年内,该区计划新建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新增基础教育阶段学位将达4.5万个。在高中教育阶段,该区将积极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求,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扩大提升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和规模,到2025年,区85%的普通高中实现特色发展。
海淀区还将不断释放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潜力,以学区、集团为载体持续激发办学活力。在4年内,实现10至15所高校与中小学开展合作办学;形成40个高水平教育集团,完成学区制改革3.0升级;利用学区制和集团化改革优势,分层、分类、有序推进教师交流轮岗。
在职业教育方面,海淀区将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2%。
海淀区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海淀区将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高标准实现集团内、学区内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以“双减”促均衡,有效缓解家长焦虑。同时,发挥教科研优势,以教师强支撑教育强,推动海淀高中教育持续在全国引领发展。
“十四五”期间,海淀区将不断完善区域、学区、学校三级共育组织机构,提高家校共育专业水平,家长学校建立比例达100%。同时,全力做好“双减”,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家长精力负担和教育焦虑明显减轻。
海淀区还将实现智慧教室全覆盖,智慧校园覆盖率达95%,建设并推广空中课堂、双师课堂、融合课堂。校外培训将坚持公益属性,强化经营活动监管,探索信用管理和分级分类监管等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