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丰富资源供给为学生创设没有围墙的校园

发布时间:2022-01-10 期号: 1604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聚焦‘双减’,推进双升——丰富资源供给,提升课外校外育人质量”东城区课外校外教育工作推进会日前举办。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学校能学得会、学得够、学得好,东城区积极开展课后服务课外活动,丰富的资源供给为学生创设没有围墙的校园。

  该区2005年启动“蓝天工程”;2008年启动艺术教育“宝塔计划”和科技教育“章鱼计划”,为校外教育品质提升创设平台;2011年开启“学院制”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使课外校外教育得到进一步优质发展,“十三五”期间学区制、盟贯带团系列的原创性教育改革,为学生全面素质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2014年北京市全面推行课外活动计划以来,区教委不断加大少年宫、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及社会资源的管理、引入及使用力度,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也更加丰富。

  校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介入,给学校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截至目前,东城区7家校外教育单位共有161名校外教师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占校外教师比例的62.9%,成为校内课后服务的有力补充;2017年至今,累计对426家社会资源进行了考核评审,坚决把控源头,确保为学生提供优质社会教育资源;以“健康·成长2020工程”“文化·传承2030工程”为依托,丰富课外活动课程。目前,该区科技类课程199门,艺术类课程452门,体育类327门,传统文化类188门,其他课程78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特长和爱好,开设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其中小学的艺术类兴趣小组和社团429个,科技类186个,体育类291个,传统文化类181个,中学还有部分学科延伸课程、学科融合课程、实践性课程等。东城区始终前行在丰富资源供给,提升课外校外育人质量的道路上。

  东城区政府责任督学杨森说,准入机制规范了学校对社会资源单位的使用,增强了社会力量关注教育、支持教育的责任感,每年的考核评审既为学校把牢了入口关,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

  北京市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副处长陈晓莉指出,东城区课外校外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显著,期待东城课外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充分衔接互动,守正创新融通资源,更好满足服务学生发展,探索新局面,实现新突破。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