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北京市第六届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日前开幕。本届运动会有来自全市16个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燕山地区239所学校的1700余名师生参赛。近年来,北京因地制宜推进校园冰雪运动。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生上冰上雪人数达210万人次。
全市1700余名师生参赛
北京市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已成功举办六届,是全市中小学生赛事中参赛规模最大、项目设置最多、赛期安排最长、场地分布最广的一项市级冬季运动综合性赛事。本届运动会有来自全市16个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燕山地区239所学校的1700余名师生参赛。
开幕式的展示活动紧紧围绕“携手迎冬奥,一起向未来”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冰雪与我”“冬奥有我”“致敬勇士”“一起向未来”4个篇章,将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冰球、冰壶、滑雪等冬季运动项目与舞狮、鼓乐、舞蹈、歌唱等表现形式融为一体,表达全市中小学生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期盼与祝福。
北京市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刘忠心介绍,第一届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举办时,全市共计500多名师生参赛。近几年,随着参赛人数的增加,比赛项目也由趣味性向专业性转变。今年运动会有超1700名师生参赛,所有比赛项目都是专业项目。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的举办,为各区学校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近年北京市大力推动校园冰雪运动普及、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成果的体现。
此外,较上届相比,本届运动会冰球、花样滑冰、滑雪等项目的学生运动水平不断提升,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北京市把花样滑冰队列滑、冰球等项目作为发展校园冰雪运动切入点的显著成效。
北京已建200所冰雪运动特色校
近年来,北京市教委与市体育局等部门紧密协作,统筹全市冰雪运动优质资源,从课程上促普及、从活动上提兴趣、从文化上造氛围、从师资上强保障,因地制宜推进校园冰雪运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北京已建立2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和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全市中小学生上冰上雪人数达210万人次。
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六年级学生邢优朗从3岁开始接触冰球,将在本届运动会中代表学校参赛。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习冰球锻炼了自己顽强拼搏的意志,和其他学校的高手“过招儿”不仅能提升技术,也能为学校争得荣誉。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初三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康家慧说,短道速滑最吸引自己的是冰上的速度和激情。短道速滑让自己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在训练中也交到了许多朋友。
本届运动会得到了专业组织的大力支持。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北京市雪上运动协会、北京市冰壶协会共派出裁判162名,其中国际级裁判8人、国家级裁判42人。
刘忠心介绍,近几年,北京通过冬奥知识竞赛、漫画征集等活动,让更多青少年认识冬奥、了解冬奥。本届运动会期间开展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冬奥艺术作品征集展活动,通过将老北京的传统手工艺毛猴、风筝、剪纸等艺术形式与冬奥主题相融合,让中小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掌握冬奥知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各区各校推动冰雪运动普及
北京市中小学生冬奥知识竞赛活动已举办三届,通过班、校、区、市层层选拔、积极参与,已经成为北京市普及冰雪运动、传播奥林匹克知识的生动载体。近日,西城区组织开展了“冰雪情,冬奥梦”中小学生冬奥知识竞赛主题活动,全区104所学校普遍参与活动,64871人次参与答题。
目前,各区各学校积极探索,因地制宜,课程方面重普及,活动方面重兴趣,逐步形成了市区两级特色示范学校布局,为校园开展冰雪运动和奥林匹克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各区各校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积极挖掘校内外资源,大力推动校园冰雪运动普及、广泛开展冬奥教育。如东城区按照学区统筹设计,在部分有条件的学校铺设校园季节性冰场,满足整个学区的学生体验冰雪运动需求。大兴区借助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为学生参与冰上、雪上技能培训提供条件。延庆区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组织师生到社会滑雪场培训,累计30所学校、10余万人次的学生参与了滑雪训练。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在校内建设冰场,开展冰上项目普及,并主动辐射服务于周边社区和学区。北京市一零一中学作为冰雪特色学校,加强与体育院校合作,利用校内人工湖搭建室外冰场开展滑冰、冰球等项目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