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建筑外墙使用保温节能材料,红外感应节水器、地源热泵空调、雨水收集利用和中水系统等是标配,教学楼还有自控系统……最近,全国首个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在副中心北京学校揭牌,更多绿色概念将在这里落地发芽。
首个全国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即低碳学校,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与北京学校共同建设,旨在为低碳发展与义务教育结合进行试点探究,通过学校低碳教育培养全民低碳意识,共同打造低碳社会。
“学校长期致力于打造低碳校园。除了硬件设备,校园里还安装了楼宇自控系统,可以精细计量每间教室的用电和用水量,提醒师生节约能源。”北京学校党委书记刘锦震说,学校列出了一份“绿色”课表,包括深入研究学校低碳和信息化改造、低碳科普教材建设、学生低碳行为教育及校园低碳宣传活动等;开展面向青少年的低碳公益科普课程,促进学生养成低碳习惯,向家庭、社区宣传低碳理念,推广低碳知识。
乒乓球世界冠军牛剑锋表示,希望大家通过“碳标签”这一载体,将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紧密结合起来,选择低碳生活,选择绿色消费,在举手投足之间为实现“双碳”这一伟大目标贡献一份力量,一起且醉绿水、且绘青山,为地球增添最美的绿意。
国务院研究室中国政策专家库成员、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李鹏表示,“双碳”目标的实现,必须从基础抓起,用钉钉子精神切实补齐中国低碳教育这一短板。气候变化与低碳教育中心和全国青少年低碳教育基地作为青少年低碳教育的实践者,旨在探索低碳发展与义务教育相结合的路径,将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和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等开展有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