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梦莹
北京市京源学校上下齐动员,精研政策,精心筹划,通过打造高效课堂、优化作业管理、提升课后服务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使“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聚焦提质减负
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打造高效课堂,优化作业管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以研促教,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出发,优化教学方式,设计符合学生认知逻辑和学科教学逻辑的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支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质量课堂学习。
学校建立学科作业协调制度,严格控制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精心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实际的作业,避免搞题海战术和机械重复练习,还在批改和反馈上下功夫,使作业真正发挥学生运用知识、锻炼能力的作用。
“菜单式”课后服务
满足家长学生需求
学校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并全面提升质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设立“菜单式”课后服务大课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
在自主学习、按需答疑的基础上,围绕体育、艺术、科技三大领域,学校将劳动教育、“每天锻炼一小时”、“三大球进校园”、艺术节、科技节等有机结合,通过体育铸就未来、科技点燃智慧、艺术完美人生引领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将课后服务变成“五育并举”的演练场、激发潜能的大舞台。
立德树人筑牢根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学校着力打造一批富有校园文化特征、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德育活动,形成了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与方法。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进行民主制度和法制法规政策宣讲、爱国主义和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公益节活动,发动师生奉献爱心。
学校心理组不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聚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干预、支持,开展“微目标助力大梦想”“亲子沟通”等心理教育和活动,全方位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并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相关咨询和指导。
“双减”,减负担、压力、焦虑,不减责任、质量、成长。京源学校强化教育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