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孙梦莹) 为贯彻落实“双减”工作,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立足学情充分调动学校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课后服务课程群、“作业超市”、师生双向评价等,让学生真正有收获有成长。
古城第二小学增加了参与课后服务人员数量,扩大课后服务内容领域。教师打破班级、年级及学科界限,发挥优势,集结家长及社会优质资源补充供给,使课后服务内容更加多元化,力促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建构课后服务“课程群”,增大课后内容活动体量,融入学校“1+5+X”悦课程体系之中,实现课程一体化。在原有社团内容基础上,增设每日体育活动、学业辅导,每周劳动实践,每月社区志愿服务、学科联动主题实践活动,并提供“菜单式”服务,保障学生需求。同时,增加学业辅导课程,开展学生走班选修、培优、答疑和辅导等内容。
学校加大作业设计研究,创新作业实施形式,建立“作业超市”,创新推出“知识+实践+探究”套餐式作业,将每天的学科知识类作业、每月的单元实践类作业、每学期的项目式研究类作业相结合,通过必修、选修双途径推进。
学校每日学科知识类作业分为“基础+提高”。基础性作业为整理课堂笔记、纠错本等形式,夯实学业基础;提高性作业通过引导学生梳理单元知识思维导图,构建知识间联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每月实践类作业则注重将课内所学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安排,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每学期的探究类作业以项目式学习方式为主,语文学科以“书旅”研究性学习开展研究,数学学科以数学日记和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英语学科通过唱一唱、配一配、编一编等多种形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古城第二小学夯实基础课程,构建“师生双向评价”课堂教学文化,引领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设丰富的学习活动、组建有效的合作形式、拓展多元的开放途径,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创新思维,切实落实课堂教学的减负提质。同时,学校立足“微笑教育”办学理念,制定《古城第二小学和悦少年行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达成自我管理,为落实立德树人、提质增效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