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试行)》。根据该计划,2022年起,除节假日和寒暑假外,周一至周五每天18时至21时,本市所有初中学生都可享受在线辅导服务,辅导学科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9门。
辅导学科共涵盖9门
根据实施步骤,2021年上半年平台已面向通州、延庆、怀柔、密云、平谷、房山、门头沟、大兴和经开区的初中学生开放,2022年将拓展到本市所有初中学生。辅导学科共分为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9门。原则上节假日和寒暑假平台不开放。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搭建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管理服务平台,目的是鼓励中学教师发挥自身教育特长和优势,自主开放教学资源,提供多种形式的在线辅导服务,供全市中学生按需选择适合的教师开展在线学习,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强基础、补短板、提能力。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深化创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方式,实现教师服务属性精细化萃取和在线流转,为中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在线教育服务供给,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个性化教育服务模式的创新,保护、发现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开放式学习环境的新型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实际获得感。
为提高辅导效果,平台鼓励教师开展辅导,并结合自身专长围绕学生的高频问题点、学习疑难点开发相关微课资源,供有需求的学生浏览和学习。学生还可结合平台对自身提问问题的知识点诊断,开展对应推荐资源的持续学习。同时,为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和保护学生视力,平台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理控制学生连续线上辅导时间。
在线辅导分为4种形式
《计划》提出,本市建设教师在线辅导云平台,包括学生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一对多实时在线辅导(互动课堂)、问答中心以及微课学习4种在线辅导形式。教师和学生实行实名统一认证,使用本人教育ID实名登录,可按角色权限发布、更新在线信息并参与辅导。
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是根据学生前期在系统的学习数据,由系统根据学生所在学段、学科、学习背景等情况推送相关专长的辅导教师。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教师开展一对一在线辅导。为保障学生学习效果和保护学生视力,单次辅导时长不超过30分钟。
参与一对多实时在线辅导(互动课堂)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前设定在线辅导专题、可预约的时间段同时面向多名学生开展实时在线教学和辅导,授课后录制的课程可供学生回放学习。单次辅导时长不超过30分钟,教师连续两次开课间隔不能少于10分钟。
学生可在问答中心用文字、图片等方式描述问题进行开放提问。系统先在已有题库中进行智能检索,匹配成功后推荐相似问题的解析及相关知识点学习资源。若无相关资源,再由教师认领并解答。
同时,教师可以将代表自己教学特长的微课上传到云平台,学生可以自由浏览、学习。同时,平台将逐渐共享“互联网+基础教育”工作方案中的优质微课,由系统智能推送或学生自主选择观看。教师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指导学生开展基于微课的讨论、提问、微测等活动。
在线辅导将计入教师工作量考核评价
为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在线辅导将招募本市中学和教师研修机构在职在岗的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根据实施情况适时拓展到部分有资质的校外教育机构学科教师、高校或社会各界知名专家。申请辅导的教师要通过校、区、市三级审核进入云平台。教师基本信息和学生基本信息与北京市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和北京市中小学学籍管理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教师辅导结束后,对被辅导学生、辅导问题等进行必要的在线标记和反馈。学生每次被辅导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在线学习情况(学习时长和学习的实际获得等)在云平台按要求支付在线教师积分。在线辅导以分钟为单位,不足1分钟的部分不计入积分。
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工作量包括在线辅导时间和在线辅导绩效两部分。每次辅导结束,按照辅导有效时长进行两部分工作量的积分折算,两部分之和即为该次辅导工作量积分。一对多实时在线辅导工作量包括在线辅导时间、在线辅导绩效和辅导系数三部分。问答中心辅导工作量根据答案是否被学生采纳、对采纳答案的满意度和教师答案质量等因素综合评价和支付积分。学生根据回答情况,对被采纳的答案支付1至2个积分,没有被采纳答案的教师无积分。经采纳的答案可后续重复推荐学生学习,无需再额外支付积分。
微课学习辅导工作量根据微课内容质量、学生实际参与率和学生对微课学习评价3个维度进行相应绩效计算。每周一对多辅导总时长不超过5小时,问答中心每周可计入积分的被采纳答案数量不超过30个,各种形式的同校辅导不计入绩效。每学期绩效的积分上限为5000分。
一对一实时在线辅导结束后,在线教师要对被辅导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满分为10分。系统将自动记录每个学生每个月在线学习时长、所支付的积分、对教师的评价、教师给予的评价以及其他在线辅导行为等信息,并计入学生数据库。
同时,市教委将成立市级在线辅导计划协调小组,根据云平台每学期汇总的数据,对在线辅导进行教师工作量考核评价,按照在线时长和在线辅导工作量计入云平台。《计划》实施所需经费分为项目实施经费、组织管理经费两部分,由市级资金保障。项目实施经费用于在线教师的辅导劳务费。按照每个积分10元计算辅导劳务费。经费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和基本建设,涉及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要按规定进行技术方案审核。
市级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监督机制,对在线辅导的各环节工作进行全程监督。区级和校级协调小组办公室建立日常检查机制,对因参与在线辅导而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辅导教师及时提醒并要求改正。
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余胜泉介绍:“我们会关注对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智能技术把原来优质的辅导资源利用起来,通过数据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提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向其推荐相应的学习方案,既有学习资源,也有教师辅导,形成组合供给,帮助学生个性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