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北京冬奥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在东城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与冰雪运动结缘。数据显示,东城区有22所学校先后获评北京市和国家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有16所学校获评北京市和国家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为了让学生畅享冰雪运动,东城区制订了《东城区校园冰雪运动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同时以青少年“健康·成长2025”工程为依托,普及冰雪运动项目,培养冰雪运动教师队伍,举办赛事搭建平台……截至目前,已有16万人次青少年上冰上雪。
因地制宜解决场地难题
为满足中小学生上冰的需求,东城区加大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力度,每年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建设季节性冰场,拓展冰雪活动场地,助力学校开设冰雪课程。
2018年11月,东城区教委在史家小学分校、和平里第四小学和二分校等铺设的6块季节性冰场启用,每块面积45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保守估计,每块冰场覆盖万余人次课程。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德育主任张丹介绍,学校每年11月中下旬铺设的季节性冰场会使用至来年3月,“寒假也会组织各班孩子轮流使用。”
部分学校则尝试用仿真冰场破解场地问题。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学生每周都有一次机会上冰。该校副校长谭雪涛介绍,学校2017年建设了450平米的室内仿真滑冰场,今年在南校区新建了280平米的室外仿真冰场,供日常教学、社团活动使用,“冰场一周有23节课,可以说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
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先天冰雪条件不足”的问题,东城区购置了模拟滑雪机,部分学校设置了仿真冰场,让学生足不出户体验冰雪运动的乐趣。对于无法在校园内建冰场的学校而言,“冰雪运动旱地化”“共享冰场”等举措让更多孩子有机会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
受益于“共享冰场”,广渠门中学周边中小学校的滑冰爱好者可定时到该校滑冰场训练,上滑冰课。府学胡同小学什锦花园校区的冰场则同时供4所小学的学生使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也充分发挥冰雪特色校辐射作用,面向周边学生每周开设一节滑冰课。
专业师资实现从0到1
周二下午,革新里小学体育老师闫军帅会和校外机构的专业老师一起给学生上旱地冰球课。拍面高度不能超过膝盖、如何维护冰球等器材……提到课程,闫军帅头头是道。而几年前,他对冰雪运动教学工作还不甚了解。这要得益于各类培训。
在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看来,外聘教练注重“练”,而体育教师还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培育东城冰雪运动优质教师团队,是我们寻求发展的突破口。”2018年,东城启动冰雪项目专项培训,8月至9月举办了3期中小学教师滑雪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百余名体育教师参加。2019年1月,组织百名教师冰上技能专项培训以及赴崇礼雪上提升课程学习等。这促进了教师教学和训练指导能力提高,从而更好地开展学校冰雪体育课程和冰雪体育活动。
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东城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冰雪普及培训全覆盖及百名具有国家认定资质的冰雪教师培训目标。借助丰富多样的培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在不断提升,如广中附小8名体育教师获得中国轮滑等级教练员资格证书;广渠门中学多位体育教师拿到滑雪滑冰教练证。
在激发内生力量、实现专业师资从0到1的同时,“借助外力”也是学校开展冰雪课程的“法宝”。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利用乔波滑雪馆等社会资源,聘请专业教练员执教冰雪课程。革新里小学、府学胡同小学也聘请了专家、培训机构教师教授冰雪课程。
“我们与聘请的校外机构签署了协议:除了上课,还要培训我们的教师,得‘包会’。”谭雪涛表示,在冰场建好后的一年内,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四五十位教师都掌握了滑冰技能。
选择冰雪项目要结合学校课程
哪些冰雪运动项目适合在中小学开设?广渠门中学校长李志伟认为,要基于学情考虑,“不能脱离学校本身的课程优势。”
“我们学校小学一年级就开了轮滑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轮滑的基本技巧。”李志伟表示,学生自二年级开始即可顺利实现“轮转冰”,“学过轮滑的学生最多3节课就能扔掉辅助工具,没有学过的可能要5到8节课。”基于轮滑课程打下的良好基础,广渠门中学在冬季开设滑冰、滑雪等课程,在其他季节开设旱地滑雪、旱地冰球等课程。
府学胡同小学和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也采取了类似做法。府学胡同小学2002年起在四年级开设轮滑课程,2018年起将冰雪项目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夏季1至6年级有旱地冰球、旱地冰壶课程,冬季2至6年级有滑冰课程。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开设了冰壶社团、冰壶选修课程以及冰壶模块体育课程,每学期社团课总数18节,选修课总数64节,非毕业年级学生100%参与冰上项目活动。
除了学校基于自身优势开发的冰雪课程,东城区还依托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学院送课到校。2017年至今,东城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学院陆续组织了滑冰、滑雪、旱地滑雪、陆地冰壶、冰上排舞、奥林匹克教育等体验课程,覆盖全区50多所学校、5000余人。
东城区青少年健康中心副主任、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学院负责人祖炜表示,现在有7家社会资源单位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他们提供教练、场地、课程,我们负责对课程进行审核,同时在开课前给教练进行教学培训,从而让更多学生体验冰雪课程。”
据了解,东城区每年还打造具有东城特色的冬奥文化,开展冬奥知识竞赛、吉祥物征集等活动,在形式多样的“冬奥”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中,让奥林匹克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