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 11月12日,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劳动教育丰收节活动隆重举行。学生在“太空农场”里采摘白菜、红薯,并将收获的蔬果制作成具有十二中独特风味的美食,还体验了传统的石磨豆腐工艺。
活动开始,学生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冲向太空农场收获大白菜和红薯。小心翼翼地踏入菜地里,生怕踩到菜叶,弯下腰,铆足劲,“一二三”一颗颗新鲜的大白菜拔地而出。男同学用大铲谨慎地把土翻开,生怕伤到土里的红薯,女同学把红薯挖出来,擦去红薯表面的土,同学们分工合作,配合默契。紧接着,大家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包饺子、做红薯饼、磨豆子中。伴随着不时传来的笑声,身处其中,有种“过年”的错觉。在劳作中,学生、老师们真正体验到了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的滋味。
太空农场销售部部长高二(8)班学生刘智洵分享了自己在太空农场劳作的经历与感悟,他号召全体同学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太空农场,为学校增添一抹绿,更让“劳动光荣”的理念深入每个人的心田。
高二(6)班班主任郑懿璇开心地和学生一起收获红薯、白菜、胡萝卜等农作物。“看到展台上陈列的累累果实,我心里充满了喜悦和骄傲。因为这些果实都是孩子们亲手培育出来的,他们拔草、翻土、浇灌幼苗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耕种的过程是不易的,但正因为不易,所以收获的时候就愈发幸福,滋味愈发甜蜜。”
十二中太空农场设在校园内科艺楼顶层,占地面积约610平方米,是学校为学生搭建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育基地,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智慧农业、太空育种知识的学习和生产劳动教育、学科劳动技术教学、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学生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和观赏等于一体。学生“足不出校”即可接触自然耕种环境,开展各种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从开荒、整地、选种、播种、育苗、移栽、除草、除虫、浇水、施肥,直到收获、加工成食品、品尝和售卖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认识“三农”,理解国家的“三农”政策,锻炼劳动基本技能、科学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这片校园农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十二中校长蒋炎富代表学校对师生取得的丰硕劳动成果表示热烈祝贺。蒋炎富表示,劳动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十二中一直保持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积极为学生搭建劳动实践活动平台,希望学生能够在劳动魅力的浸润下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首都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