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印发《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25年,基本形成技工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更加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良好局面。
《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要以促进就业创业、服务企业行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化技工院校改革,推进办学模式创新,加强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培养,注重德技并修、多元办学、校企合作、提质培优,实现创新发展,建设现代技术工人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技工教育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技工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更加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良好局面。在校生规模保持在360万人以上,累计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200万人以上,面向企业职工和就业重点群体开展职业培训2000万人次以上。
“十四五”期间,将在技工院校全面推行职业技能评价,支持帮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支持技工院校依托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经人社部门备案,将具备条件的技工院校培育为社会培训评价机构,面向各类就业群体提供培训评价服务,按规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支持技工院校学生通过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423所,其中技师学院496所,在校生395万人,每年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超过400万人次,为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和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