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课堂上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否得到提升?学生的作业总量是否得到压缩?课后服务是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双减”政策发布100天之际,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召开“双减”工作推进会。
提高育人品质
达到优质均衡
“‘双减’的‘减’是一个系统思维,蕴含高层次的‘增’,最终目的是提高育人品质、达到优质均衡。”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总校长陆云泉表示,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负增效,关键在于打开学科、学习、学校的边界,释放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他从常态课堂教学质量、作业管理制度、高质量课后服务三方面提出要求。
推进会上,集团各校区、分校负责人各自汇报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课后服务水平的具体开展情况与经验。圆明园校区、温泉校区、双榆树校区、石油分校提升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模型双管齐下,开展“生态·智慧课堂”研究,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以落实常态课质量为依托,全员参与、共同研讨,确保课堂教学优质、高效。上地校区聚焦教学困惑问题,进行针对性研讨,实施精准提效。矿大分校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入手,实施多种学习方法,探索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创新作业布置
善用评价手段
在课堂增效的同时,各校区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从作业布置前的精心打磨,到作业布置时的关注差异,再到作业反馈后的个性化辅导,减负增效并行。
圆明园校区与双榆树校区、温泉校区建立班级家庭作业会商公示制度,设定每天和双休日作业量上限,为学生提供更多作业选择。双榆树校区探索开发学科作业辅导、自主作业辅导和精品作业辅导三大类型课程,帮助学生在校完成作业,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矿大分校开展多元化发展性评价,引领教师进行作业革新,做到规范布置作业、设计优质作业,鼓励教师主动融入、锐意创新。石油分校利用评价数据,理性分析学情;改进成绩分析系统,多种方式分析试卷题目、学生作答情况;设计闭环题库,为跨学科教研及教师命题提供资源。上地校区围绕作业闭环管理,加强作业设计,更新教学安排,进行个性化辅导。一零一实验学校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每天公布班级作业清单,严格把控作业量。
拓展课后服务
满足个性需要
各校区、分校从需求出发,关注学生差异及实际困难,开展丰富的课后服务活动,吸引学生爱上校园,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圆明园校区提供多种类课后服务,包含自修类课程,如阅读课、中外优秀影视片观赏等特色课程;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包括兴趣小组、艺体科拓展等;结合学生实际分别实施学业辅导、自主合作式学业拓展。
温泉校区在课后服务体系下开展讲座、图书分享、体育运动、心理辅导、艺术课程、劳动教育等活动。通过校本系列课程、集团供给资源以及私人定制指导等多渠道课程资源,让课后服务具有丰富性、可选性,满足学生兴趣、能力的需求。
双榆树校区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设选修社团课程;开展舞台剧等特色活动,结合本校区独特的校园文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矿大分校将课后服务分三个时段实施:第一时段体育锻练;第二时段完成作业、辅导答疑、自主阅读;第三时段安排劳动、艺术、科普活动以及社团、科技工作室活动等,帮助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石油分校通过“教师社团+学生自主社团”模式,使学生课后服务实现由量到质的提升;借助项目式学习,打造学科社团,开展学科特色活动。
上地校区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统筹各项资源,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生分类辅导答疑或安排拓展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一零一实验学校提供常规的特色活动课、学科辅导、劳动教育,还根据学生兴趣提供法语和西班牙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