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  四项机制让校外减负落地

发布时间:2021-11-01 期号: 1584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通讯员  赵长顺

 

  “家长朋友你们好,本机构已经上线使用‘教培云’资金监管平台,收费期限不超过6个月或60课时,此后按此模式收费。”近期,在密云区好望角学校参加辅导的学生家长收到这样一条讯息。原来,密云区在北京市率先将校外学科机构全部纳入“双模式”资金监管。

  自今年3月北京市启动“双减”工作以来,密云区贯彻落实市委指示精神,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双减”工作总体部署,成立教育系统“双减”工作专班,设置规范办学、课后服务、纪检督察等10个工作组,建立“周检查、日汇报”工作机制,以“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为切入点,推进四项管理机制,确保“双减”工作见成效。

  “双模式”资金监管,保障学员合法权益

  “实现‘双减’首先是保障学员及家长的合法权益。”密云教委认为,全面规范机构培训费资金监管是“双减”背景下规范学科类培训机构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科机构恢复线下培训的必要前置条件,更是保障学员和家长切身利益的有效途径。

  2020年12月,密云区启动了学科机构资金监管工作。区教委会同金融机构,建立了“20万定额风险保证金存管”和“教培云”资金全量监管平台”,通过学科机构“双模式”资金监管机制,实行“一课一消、按周划拨”的资金拨付方式,在学员和培训机构双方共同确认后,以“周”为周期将课时费划转至培训机构银行账户。密云区在全市率先将学科机构全部纳入“双模式”资金监管。

  密云区教委为广泛引导家长正确使用“教培云”平台缴费,为学科机构统一制作了平台宣传海报,在机构办学场所门口、前台等显著位置张贴,引导家长使用“教培云”平台扫码线上缴费。同时,区教委要求各机构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主动向社会和家长宣传使用“教培云”资金监管平台。

  “教培云”平台上线以来,得到学员、家长和社会广泛认可,有效解决了“退费难”“纠纷多”的问题。

  “三级执法”巡查,实现机构运行全覆盖

  密云区规范学科机构管理方面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建立健全“三级执法检查”工作机制。

  “三级执法检查”机制分别由密云区教委科级干部“夜查执法组”、各镇街教委主任“假日执法组”、各级领导“抽查执法组”共同组成,通过周一至周五17时30分至20时30分夜查、节假日巡查和“四不两直”抽查三种形式,对学科机构开展持续不间断的监管检查,通过在不同时段、定点包片的形式,达到对学科机构“全时段、全覆盖”的巡查监管。

  今年1月以来,密云区通过“三级执法检查”对学科机构开展实地执法1700余次。

  密云区依托“三级执法检查”机制,加强各部门联动,建立健全“违规机构线索移转”机制,实行执法“双机制”并行。为确保对学科机构监管和执法形成闭环管理,杜绝只查不罚现象,在日常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均以案件线索移转的形式移送市场部门依法查处,实现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保障执法检查落地见效。

  建立“学科机构信息化管理”,实现线上线下监管同步

  在全面规范学科机构线下监管的同时,按照北京市“双减”工作部署,今年8月,密云区学科机构全部纳入市级“学科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实行实时动态更新机构全量信息数据,逐步建立并完善“学科机构信息化管理”机制,全面掌握机构的培训内容、教材使用、教师状况、学员情况、资金情况等信息,切实做到“五个管起来”,实现学科机构线上、线下同时监管,使学科机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杜绝了培训机构“超纲”“抢跑”等现象的产生。

  “伴随密云区‘三级执法检查’‘违规机构线索移转’等四项机制的推进走实,规范学科机构管理成效已经凸显出来。”密云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密云区市级无证机构台账始终保持动态清“零”,学科机构未出现“暴雷”“跑路”情况,形成并保持了“区域内无证机构动态清零,有证机构合法合规经营”的平稳和良好态势,保障了“双减”工作稳步推进。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