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

发布时间:2021-10-09 期号: 1578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超过96%,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优良率超过70%……”北京市教委近日印发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中共有十项主要目标。

  本市教育力争实现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贯穿各级各类教育领域,学生品德修养、综合素质、运动技能、审美情趣、劳动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育人体系更加健全。

  全市适龄儿童入园率保持在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0%,学前教育教师接受专业教育比例达到85%。适龄幼儿就近接受高质量的学前三年教育,科学的保教体系基本形成,保障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优质义务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均衡,区域、校际优质教育资源差距显著缩小。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超过96%。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优良率超过70%。

  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将不断扩大,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育人方式基本确立,形成一批特色优势明显、质量水平上乘、辐射带动力强的高品质学校,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教育生态全面形成。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职业教育适应性明显增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2%,国际一流的职业院校和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群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市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国际学生和高端学术交流的吸引力显著增强。

  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达到15.8年。各级各类教育互动与协同共进的格局不断增强,基本建成融通便捷的终身教育体系和终身学习成果认证体系,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建成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教康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科技将为教育注入新活力,教育服务向体验化、品质化和数字化方向提档升级。形成泛在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多元的数字教育资源,构建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能化平台,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依法治教体系更加健全,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形成。教育财政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6%。教育教学环境更加绿色、安全,绿色学校达标率超过70%,平安校园达标率达到100%。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化,教育供给更加充分多样,适应学龄人口受教育需求。因材施教的理念全面落实,成长成才的渠道更加畅通多元,素质教育得到有效实施。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明显减轻。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将全面构建首都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更高水平、更具影响力的教育现代化,培养具有家国情怀、首都气派、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学习者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全面支撑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为北京建设成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