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声·时光不语  静待花开——默默坚守在劳动技术、通用技术教学一线教师的教育初心

发布时间:2021-09-13 期号: 1572期

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   徐 静

 

  作为一名通用技术学科教师,我为自己能够坚守在教育一线,助力祖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自豪。

  始于严谨,回归感性

  技术是严谨、精细的。在劳动技术、通用技术课堂上,我培养学生严谨的技术作风、科学的研究方式。“匠人”精神是追求卓越的体现,也应成为学生精益求精、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

  但技术也可以是感性的。我创编剧本,带领学生拍摄科学微电影,将生活化、艺术化的技术现象,用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去表达。微电影《知否知否原来是班门弄斧》斩获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青少年科技影像暨首届北京国际青少年科技影像展评展映活动一等奖,同时还获得最佳编剧奖、抖音点赞量最高等大奖。

  课内探究,课外探索

  劳动技术、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强调手脑并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课堂内,我通过丰富的案例及项目学习活动,如“创意机关盒”“迷宫玩具创作”“创意朋克机器人之中国力量”等课堂项目,促进学生技术意识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

  课堂外,我设计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如“北京胡同建筑与文化探究”“榫卯结构中的中国智慧”等研学项目,引导学生将课堂内的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技术意识,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发掘潜力,世界舞台

  传统技术学习是“关起门”的,师生在小小课堂中习得新知,在项目教学活动中创造惊喜。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技术设计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技术意识,开发了创造潜能。

  我为学生“打开门”,搭建更为复杂、系统的项目活动,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学习与观摩,开阔视野、修正自身、审视客观。我和学生们获邀参加了由世界遗产青少年中心组织的“文化遗产青年使者”项目赴马来西亚展示交流。学生自信地穿着自己设计制作的纸艺服装“魅力中国年”,站在了世界的舞台,展示了中国青年学子的风采,推进了国际理解与交流。学生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理解。

  一份情怀,十分精彩

  有一种力量能让我们热血沸腾,能让我们热泪盈眶,就是那份乐为人师的情怀。从教15年来,正是这份情怀,鼓舞着我用心打造课程、用心研磨作品,助力学生让青春绽放精彩。探究科学、探索技术、理解世界、感悟生命,是我的技术课程想要传递给学生的;对学习、对未来工作和生活葆有一分热情,是我作为教师想要传递给学生的。这份教育初心,亮在所有默默坚守在劳动技术、通用技术教学一线的教师心中。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