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  构建三维度教师管理体系

发布时间:2021-09-06 期号: 1570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记者日前从密云区教委获悉,该区将坚持轮岗交流,促进干部教师有序流动,实现教学、队伍、资源全区域统筹,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接下来,将结合密云区实际,构建三个维度的教师管理体系,重点推进校级干部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持续深化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工作。

  70名干部将进行轮岗学习

  密云区地域宽广,为持续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差距,在全市率先实行城乡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以“政策引导、区域统筹、形式多样、合理流动、促进均衡、提高质量”为原则,以帮助乡村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目标,以“干部教师轮岗、兼职交流、学科指导、对口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机制。

  干部交流形式主要分为发展型交流、合作型交流、项目型交流和优化型交流。通过干部交流促使城内优秀干部向农村学校、城内薄弱学校流动,指导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统筹整合区域内优秀校长资源,成立书记、校(园)长研究工作室,定期开展主题研究,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2021年,已安排正校级干部轮岗38人(其中特级校长1人,高级校长8人),副校级干部轮岗12人,合计50人,占符合轮岗交流条件人数的55%。还将安排符合条件各级各类干部70人进行轮岗学习。

  教师交流分为三种形式

  教师交流形式主要分为城乡交流、区域内流动和学区、共同体内交流三种形式。

  城乡交流主要有发展性交流、兼职交流和学科指导三种方式。

  通过发展性交流推动城乡教师有序流动;通过兼职交流,调动区域内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到其他学校开展特色教育活动,丰富学生课后生活;通过学科指导发挥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引领辐射作用,促进骨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其中,骨干教师乡村专项指导主要发挥骨干教师教学和教科研能力,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骨干教师兼职研修指导主要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的能力,做好区级层面相应学科教研和科研普及带动,指导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骨干教师入校定向指导主要是鼓励区级学科带头人及以上骨干教师,对学校薄弱学科进行定向指导,提升薄弱学科质量。今年,已安排教师城乡流动118人,还将再安排区级以上骨干教师70人开展学科指导工作。

  同区域内流动主要是指本镇域、本街道内学校之间教师有序流动。其中,以中小衔接为突破口,在镇域内小规模学校探索中小衔接工作。通过中小学交叉兼课、社团活动、教研活动等多种形式,打通使用,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服务学生知识体系建构。今年,已安排教师区域内流动27人。未来还将安排中小衔接流动30人。

  立足密云区教育发展实际,以4个中学学区、7个小学、5个幼儿园共同体为依托,坚持优势互补、紧密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提升学校整体育人水平。下一步将再安排学区、共同体内交流50人。

  校内外同向发力巩固工作成果

  密云区还将按照《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校内校外同向发力,巩固“双减”工作成果。

  密云区将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工作力度,将学科培训机构纳入北京市“信息监管平台”,实现线上监管。严防违规上课、变相上课和非学科机构私下开展学科培训的问题出现。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在校内,优化方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把提升教育质量作为中心任务,让启发式和研究性成为课堂教学常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提升。规范行为,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完善作业管理制度,规范教师布置作业行为,强化教师作业批改讲评。统筹规划,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全面统筹课后服务和校内教育教学,充分保障课后服务时间,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使课后服务成为校内教育教学的有效延伸。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