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培养模式  优化招生专业  精简项目学校  2021年“5+2”贯通项目有三变

发布时间:2021-05-17 期号: 1555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贯通培养项目新闻现场会上获悉,今年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贯通培养项目,撤销一批与首都产业转型发展匹配度不高的专业,新增一批人才紧缺领域的专业。参与贯通项目的学校数量有所调整。不管是“中本贯通”还是“高本贯通”,从2021年开始都将实施“5+2”培养模式。

  参与学校全部实行“5+2”培养模式

  为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延续性,也为简化贯通培养的培养模式,从2021年起,贯通培养的学生前5年都在职业院校培养,本科院校只承接最后2年的培养任务。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副处长余俊说,这一调整简化了培养模式,尊重了职业教育的培养规律,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延续性。

  据悉,今年“5+2”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共安排招生计划2810人。项目类别分为“高本贯通”和“中本贯通”两类。“高本贯通”由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的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前5年在高职院校学习,完成前5年学业且成绩合格者由高职院校颁发专科学历证书;完成全部学业且成绩合格者,由合作本科高校颁发本科学历证书(专升本)。

  “中本贯通”原则上由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的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前5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2年在本科高校学习。强化高校的主体责任。高职阶段的学生管理、教学组织、评价考核由中职学校和合作高校协商确定。完成前3年学业且成绩合格者,由中职学校颁发中职毕业证书;完成前5年学业且成绩合格者,由合作本科高校颁发专科学历证书;完成全部学业且成绩合格者由合作本科高校颁发本科学历证书(专升本)。

  “5+2”贯通项目招生对象为符合当年中考升学资格的本市正式户籍考生,通过中考在全市范围内招生,通过提前招生或统一招生方式录取。“高本贯通”项目学生在完成基础文化教育阶段后,在进入专业教育阶段之前,可申请调整专业。“中本贯通”项目学生原则上不予调整专业。

  智慧交通人工智能引领未来专业趋势

  今年,本着“社会需要、学生想学”的原则,结合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5+2”贯通培养项目撤销了一批与首都产业转型发展匹配度不高的专业,新增一批人才紧缺领域的专业。

  余俊介绍,北京各类高精尖产业,比如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2021年新兴产业,都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正迎合了这样的特点。因此,今年对专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增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云财务等新兴专业。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是最新加入贯通培养项目的职业院校,今年计划招生180人,涵盖轨道交通类和智慧交通类两大门类的热门专业。该校立足北京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开展专业设置,形成城市轨道交通、汽车服务与管理、交通管理与信息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和建筑工程等五大专业群。轨道交通类专业通过与北京市三大主要地铁运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成了国内首个真车实线实训基地,以及多个地铁企业的校外实训基地,采用校企“双元”教学。

  北交院副院长贾东清介绍,未来在海淀校区还将建设轨道交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创业项目孵化、新兴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双创氛围打造、专创融合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轨道交通产业特色的双创园区。北交院的贯通培养项目还开设智慧交通类专业,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智能交通技术两个专业。智能交通专业与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合作,培养高素质交通运行信息智能监测方面专门人才。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学院已加入百度云智学院,开展自动驾驶应用技术等方向人才培养培训;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建智能车路协同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智能网联技术研发。该专业贯通培养项目将携手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百度、华为等企业,共同开发适应企业要求的教材、工作页、教学手册及教学课件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端汽车专业人才。

  为适应京津冀海港、陆港、空港联动和一体化发展,学校将依托已经建立的京津冀三地交通职业教育跨区域集团化发展联盟,通过三地联合培养,为京津冀“三港”联动发展做好技术技能人才储备。

  参与项目校数量有所精简

  今年参与“5+2”贯通培养项目的学校数量有所精简。“高本贯通”项目由入选国家“双高”的高职院校承接,参与贯通培养的高职院校从9所减为7所;对本科高校进行大幅精简,按照市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要求,贯通培养项目只对接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此项改革的本科高校从13所减少到7所。

  优化后的本科院校为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和北京城市学院7所。按照今年新中考的要求,报考贯通培养的考生中招最低分数线为490分。

  贯通培养项目以北京市高水平职业院校为招生单位。合作本科高校均经精心遴选,联动行业企业,选择适应未来发展需要、首都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专业开展贯通培养。该项目适合学习成绩中等,有专业兴趣,对自己的成长有规划,有志于走应用型技术培养道路的初中毕业生。学生可通过这一项目,在熟练掌握一门技能的同时,不经历高考也有机会升入本科高校学习。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作为“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的中职学校之一,从2017年开始参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该校副校长郑艳秋表示,“贯通培养符合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原则。从我国人才结构来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在高中阶段就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不仅有利于强化职业能力,更有利于厚植职业情感和职业理想,减少十六七岁时出现‘迷茫期’的情况。”

  各职业院校将根据初中毕业生年龄段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融入未来职业元素,按照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分层教学班和兴趣班,从而体现职业理念的课程特色。未来贯通培养还将充分发挥北京市职业院校“特高”建设中工程师学院和大师工作室的作用,吸引更多知名企业参与进来,更加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更加契合首都产业发展需求,为广大初中毕业生搭建更加立体、丰富、多元的成长“立交桥”。

  相关链接:

  贯通培养项目不是保险箱

  余俊说,完成上一阶段学业的贯通培养学生,达到转段升学条件者,可升入下一阶段学习。从中职到高职的转段升学工作按各院校制定的相关规定执行。从高职到本科的转段升学工作纳入“专升本”范畴,按照市教委当年印发的贯通培养专升本转段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执行。这就意味着,学生只有达到专升本转段要求,才能成功进入大学学习。所以,贯通培养并不是保险箱,学生同样需要付出努力。

  学生在校期间如因个人原因提出转学,将视为自愿放弃贯通培养资格。如因个人原因提出休学,按照相应学段学籍管理规定,符合复学条件的可转入该校贯通培养下一届开设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学习。若该校下一届不再承担贯通培养任务,则不再为学生保留贯通培养资格。学生在校期间在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且品德优秀,经所在学校申请和市教委批准,可免试转段升学。

  “高本贯通”项目学生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注册为所在高职院校学籍,在本科阶段注册为合作本科高校学籍。“中本贯通”项目学生在中职阶段注册为所在中职学校学籍,在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注册为合作本科高校学籍。贯通培养各项目学生,在中职阶段执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在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执行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学费收取和学生资助相关事宜在不同教育阶段分别按照各阶段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依据个人意愿,学生可在完成中职或高职教育后选择毕业退出本项目,由学籍所在学校颁发相应学段毕业证书。毕业后学生不再具有贯通培养资格。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