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日前举办校园科技节,鼓励学生“传承航天精神 共筑科技梦想”。
本届科技节学校以“航天精神”为主线,开展航天主题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航天知识普及、航天模型制作、航天科普绘画、航天育种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成长空间,激发学生科学探索与科技创新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航天育种”作为学校重点推进的项目,将成为学生科技教育的重要载体,贯穿整个科技教育工作。
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梁小虹向东直门中学颁授“青少年航天育种科创示范校”牌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任海根上校向学生代表交接新一代载人飞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的试验种子及搭载公证书。同时,学校与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书,并与载人航天办、市科协、航天育种联盟、何鸿燊航天人才基金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启动“一粒种子的太空旅行”科普研学系列活动。东直门中学作为该项目首个落地学校,将会与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共同合作,围绕航天育种开展科普专题讲座、空间搭载方案设计、太空舱模拟栽培以及航天育种课题研究等科技主题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在开幕式上向在场嘉宾和师生作了题为《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的报告,讲述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以及几代航天人用青春甚至热血铸就的航天精神,在同学心间播撒下了“航天梦”的种子。
学校校长熊劲表示,学校将依托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资源优势,开展航天育种科创教育,努力为学生搭建创新成长的广阔舞台,希望同学能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成栋梁之材。在航天精神的引领下,放飞梦想,筑梦远航。
学校将会定期邀请航天专家、学者开展科普讲座,举行航天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启动航天种子搭载实验项目,开展科研选题、科学试验和育种文化创意活动;围绕核心素养要求和人才培养需求,开展“创新实践”课程体验活动;搭建社会科普平台,追踪前沿新知,聚焦社会热点,开展创新课题研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体验探究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航天科技,感受大国制造,努力为学生搭建创新成长的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