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目前,全市大中小学校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优化供餐方式、精细化管理食堂、日常监督等举措,积极推行“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取得良好成效。
9月下旬,北京市制定印发全市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实施方案,引导学生爱惜粮食、文明就餐,把“光盘行动”落实到每一所学校。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市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节粮教育和习惯养成,持续加强中小学校集中用餐管理和规范高校食堂管理,不断提高校园餐饮质量,努力提升广大学生在校就餐满意度。同时,学校节粮教育情况和学生节粮表现将成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
食堂采购“按需定量”
以减少浪费
市教委要求,各学校要抓好学生食堂的日常管理,将节约理念贯穿到原料采购、加工经营、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做好动态管理,加强对用餐人数的分析、预估和计算,做到按需采购、精准备货、合理配餐,有效减少饭菜浪费。各校要通过准确掌握学生的饮食偏好、需求及食物摄入量,认真分析研究食堂每餐剩余饭菜情况,及时调整食品份量,及时改进烹制工艺,不断提升菜品质量,让学生吃得香、吃得完,减少因口味不佳造成过多剩餐浪费。
东城区教委鼓励学校开展调研,进行满意度调查,研发营养与口味兼顾的食谱,提升学生营养餐质量,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昌平区教委已经明确,下一步将针对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学校食堂原材料进货较多、造成浪费等现象,引导学校食堂提倡食材科学分类、适量分装存储,按照先入先出原则,缩短食材流动周期,尽量即采即用,防止因存储不当导致食材变质造成浪费。
对于市教委的要求,首都高校积极响应。如北京理工大学在食堂开展“少炒勤出”,根据售卖情况制定合理的出餐计划,避免因供过于求带来餐食浪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行按需定量采购,密切关注校园内师生在校动态,每天下午4点下单采购第二天所需食材,做到精准采购;食堂对部分蔬菜的根茎和叶子分类加工,保证每一种食材都能物尽其用;用完的食用油桶集中倒立一段时间,不浪费油桶里最后一滴油。
推小份菜、半份菜等
满足个性化需求
“无汁无汤的菜品重量由每份160克降至每份100克,同时适当下调价格。”在北京工商大学的校园里,“小份菜”成为食堂菜品供应的新变化。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学校要按照营养健康、适量节俭的原则,科学营养配餐,合理搭配菜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逐步改变传统的同样菜价、同样菜品、同样质量、同样分量的供餐方式,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群体个性化餐饮需求,推行按需定量、按量计价和半份菜、小份菜等,方便就餐师生适量选取,避免饭菜量过剩;鼓励剩余饭菜打包行为。
海淀区学校优化供餐方式,推进按需定量、按量计价和半份菜、小份菜,方便就餐师生适量选取,避免饭菜份量过剩引起的浪费。高校方面,北京大学食堂菜牌增加“小辣椒”标识,避免不能吃辣师生误选辣味菜品产生浪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部分菜品由按份改为按个销售,适当减少盖饭类品种米饭分量,可免费续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堂设置女生专用窗口;中国农业大学推出“燃烧吧卡路里”营养餐,供应丰富的低油少盐烹饪的荤菜、素菜,并详细标注了供应菜品的类别以及卡路里,学生可根据自身食量以及卡路里需求点菜,做到光盘不浪费的同时又能摄取每餐所需的充足营养,养成营养搭配好习惯。
制止餐饮浪费
纳入学校年度考核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学生变身“光盘族”,北京各大中小学通过多种日常监督手段、激励方式等引导师生争当“光盘族”,部分学校甚至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行之有效的日常监督。如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在餐盘回收处安装摄像头,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日常监督,及时提醒纠正餐饮浪费行为;北京体育大学也在推进收残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行“光盘行动”过程中,有个别学校存在认识不准确、理解不到位、急于追求效果等现象。对此,市教委表示,将大力宣传校园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推动教育系统节粮惜粮活动的持续深入,同时也将开展舆论监督,适度曝光反面典型,而学校开展节粮教育的情况和学生节粮表现将成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
市教委督促各区教委和高校加大考核力度,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和节粮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或表彰,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以适当方式予以曝光或通报批评,对存在严重浪费现象的学校要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持续把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和日常检查的重要内容,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将定期带队入校开展明察暗访。
本市将继续规范高校食堂管理,持续加强中小学校集中用餐管理,不断提高校园餐饮质量,努力提升广大学生在校就餐满意度;“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也将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本市持续推进中小学日常行为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对节约粮食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加强家校联动监督,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浪费行为,共同推动良好用餐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