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由东城区教委主办的“心手相连家校社 共植沃土育新人”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培训班开班仪式日前在区少年宫举行。近千名中、小、幼不同学段的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培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直以来,东城区都十分重视家校协同育人工作。为了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难,此前东城区选派了26名教师参加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并取得了资格证书。为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队伍的建设,东城区开办此次培训班,继续对区域内教师开展相应指导培训工作。
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副处长陈德时说,学校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主要有四个关键点:一是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建设;二是进一步规范家长委员会管理;三是进一步推动入户家访工作;四是进一步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室及家校问题调处机制,促进家校社协同共育持续发展。
东城区教委主任周玉玲指出,随着东城区家校工作不断推进,思想更加统一、体系更加完善、平台更加多元,如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的队伍更加壮大。她要求参与培训的教师活学活用,要学深、悟透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理论方法并积极运用到日常的家校协同中,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梳理家校工作的新方法和新经验,努力形成科研成果。
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副会长吴甡对参会人员进行了培训,开启了系列课程的第一篇章。
部分教师在分会场以线上直播方式参与学习。今年7月,东城区还启动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心手·相连2035”工程,并获批成为首个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性实践研究区。“心手·相连2035”工程中,确定了《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性实践研究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未来,东城区将在市教委与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指导下,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8个分中心,构建“1+8+X”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运行机制,保障区域家庭教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实现家庭教育管理和理论研究部门与区教育系统及所属学校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