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学生 张涵之
在人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会逢阳光明媚,也会经风雨如磐,亦如上台阶,尽管遇到的台阶不同,每个人登临的态度不同,但我以为:总以更高的目标为台阶,不断攀升,才是有意义的人生。生命不息,登阶不止。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已84岁高龄。走在领奖的红地毯上,他步履矫健、神采奕奕。事后,他说:“我之所以加快步速,是想证明我还有用,还能为病人做更多的事情……”大年夜,钟南山院士逆行武汉,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危急的时刻,连续工作37个小时。能攀登到更高台阶的人,往往有着崇高的理想。不计功利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年近90依然不断研究,朝着更高产量的目标前进。他的奋斗,不只是为实现个人的价值,而是为更多人的利益。奉献、利他、爱国的高远目标赋予他们超强毅力和无穷动力。
被授予“人民英雄”称号的张定宇院长身患渐冻症,却仍然坚守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金银潭医院。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想要登好每一级台阶,需要竭尽全力,决不退缩。长期致力于建立国家生物“基因库”的钟扬,在艰难的采集路上,历经17次高山缺氧,即使体力透支,也不肯停下登阶的脚步。他曾坚定地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爬得动,我就爬得动。”所谓英雄,均是在登阶之时竭尽全力,为了人民的生命、为了国家的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人生无常,面对险境,拾阶而上,每一步都需要踏步坚实。同样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屠呦呦,曾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她冒着中毒的危险舍身实验,凝聚几十年心血,脚踏实地,登上无数级“台阶”,终于用土法提取出青蒿素,救了千万人,为治疗疟疾做出巨大贡献。正如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座右铭“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没有迈向每一步台阶的脚踏实地,怎能站上成功的顶峰。
漫漫人生,阶梯不断。这场疫情的转危为安以及国家高规格的表彰,唤醒了多少国人的深思。作为青年学子,面对共和国脊梁、面对舍身忘我的英雄,“我”要做什么样的人?我想:在仰慕高士的同时,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攀登人生的高阶,为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拼搏呢?
人生亦如上台阶,回顾脚下走过的路,俯瞰属于自己的风景,我立志:“不畏浮云遮望眼”,朝着巅峰,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