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中学生“开庭断案”保护“少年的你”
发布时间:2019-12-30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肃静!请公诉人、辩护人入庭!”12月26日下午,一堂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在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举行。学校初一、初二、高二年级12个班的学生同堂上了一节特别的思政课。
“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一声清脆的法槌敲击后,一场关于校园暴力的庭审拉开序幕。三名“被告人”被带入法庭。“公诉人”先陈述了案件详情:三名“被告人”都是未满18周岁的中学生,因为其中一人和同学“许小飞”产生了一点小矛盾,一天放学后叫上两个好哥们儿一起尾随“许小飞”并痛打了他,将他打伤。随后,“许小飞”的父亲报了警,并将三名学生告上了法庭。14名学生分别扮演了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书记员、被告人、法警等角色,针对这起校园暴力事件“开庭断案”。检察官代表国家进行公诉,辩护人有理有据地发表辩护意见,审判长、审判员冷静听取控辩双方意见并作出公正判决,旁听席下一片安静……最终,三名“被告人”分别被依法判处1年或1年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00元或1000元。“我很后悔,原本以为自己的行为最多就是被批评教育,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被告人”当庭悔悟。
随后,来自海淀区检察院的检察官王啸林围绕校园暴力给学生讲解了“江湖义气”“校园欺凌”与刑事犯罪的联系。“哥们儿义气在法律面前不堪一击。我办理过很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通常都是因为一时的矛盾没有处理好,发展成为暴力事件,对同学和自己都造成了极大伤害。犯罪人不仅学业和未来职业会受影响,档案中也会永久留下‘污点’。”造成校园暴力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法规意识、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中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可以先从遵守校规校纪开始,多学、多想、慎行。
这堂思政课的老师姜炜铭介绍,12月是学校的法治教育月,用“模拟法庭”的形式来上这堂课,希望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表演和参与,引发他们对于如何正确交友、如何处理矛盾的思考,知法、守法,并坚决向校园欺凌和未成年人犯罪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