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房子捧回世界人居奖

发布时间:2019-12-2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记者日前从北京建筑大学获悉,该校教授穆钧领衔,蒋蔚、周铁钢等教师组成的团队历时多年完成的“现代生土营建研究与推广”系列成果获得“世界人居奖”铜奖。
  世界人居奖平均每年有200余个项目参与遴选。2019年,全球共有9个项目获奖,穆钧教授率队完成的“现代生土营建研究与推广”系列成果名列第四,这是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的项目之后,第三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项目。
  穆钧教授介绍,生土材料是以原土中的黏粒取代水泥成分,形成黏粒、细砂、石子的骨料配比构成,通过含水率的控制和基于机械的强力夯击所带来的物理作用,使得干燥后形成的夯筑体的力学性能,以及耐水、防蛀、防潮等耐久性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中国西部具有夯土建造传统的农村,多位于地震多发地带,加之人们对传统夯土民居抗震性能的普遍担忧,使得基于现代夯土技术的建筑结构体系研究至关重要。
  自2011年起至今,针对在中国应用分布最为广泛的传统夯土建造技术,项目团队首次将现代生土材料优化理论引入中国乡村建设,并研发出一系列适合中国农村地区的现代生土房屋建造技术、设计方法及其相应的施工机具系统。多年来,团队先后在全国多个省份完成200栋生土建筑的设计与建设。
  2008级研究生杨飞是穆钧教授团队成员。他说,参与项目能将以前学习的理论和经验融入实践中。他曾经参与洛阳二里头博物馆的设计与建造,培养当地的施工建设人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现场处理,从中了解了夯土建造工艺。
  在团队直接指导或间接影响下,近4年全国启动了30余项诸如度假酒店、精品民宿、展览馆等基于生土应用的现代建筑设计项目,伴随着相关市场需求的产生,涌现出越来越多从事生土施工的企业或团队。
  世界人居奖设立于1985年,由世界人居基金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主办,旨在遴选与表彰实用、创新、可持续且具良好推广性的住房解决方案,获奖机构或个人可获1万英镑资助。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