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学子收到80门传统文化课程大礼包

发布时间:2019-12-2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东城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课程启动仪式日前举行。东城区青少年社会实践学院向全区中小学发布了一份大礼包——《东城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课程表》。首批课程汇集了7家优质社会资源单位、48名优秀传统文化讲师的80门课程,将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带给东城学子。
  首批推出的80门课程涵盖国学、书画、戏剧、相声、民俗、古建、园林、印刷、中医药、茶艺、手工艺11个类别,其中部分课程在活动现场进行了展示。此次发布的课程表将以往各级各类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系统规划和整合构建,并为今后优质传统文化课程资源深度研发、精品课程打造、校内外资源融通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为充分发挥专家、讲师的专业优势,东城区青少年社会实践学院建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家、讲师资源库,邀请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授课。启动仪式上,朱祖希、李伟建、汪锦生、崔岱远等10位专家、教师作为首批代表接受了聘书。
  在已开展的社会实践课程基础上,东城区青少年社会实践学院还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资源单位加入课程实践基地。此次活动为中国园林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吴裕泰、荣宝斋6家教育资源单位颁牌,同时授予崇文小学、史家胡同小学分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等12所中小学“东城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课程基地校”称号。
  东城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课程发布后,东城区青少年社会实践学院将根据学校需求提供相关课程内容。学校则依据本校教育教学实际选择课程,以特色资源、专业讲师对接特色基地校的方式,将资源单位的优质资源与相对应的特色学校进行深度对接。资源单位专家教师与学校共同打造精品特色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课程,进一步拓宽课程深度、广度,使更多学子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与熏陶下健康成长。
  2017年,东城区教委就启动了“东城区青少年‘文化·传承2030’工程”,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文化建设、教育教学课程顶层设计以及课内外、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引领青少年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三年来,东城区青少年社会实践学院积极与优秀社会资源单位合作,先后组织来自8个学区的280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儿艺、荣宝斋等社会资源单位开展传统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此次东城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实践课程的启动是“‘文化·传承2030’工程”的进一步深化和延伸,旨在让更多学生从“走近”传统文化到“走进”传统文化,从而提高文化修养,增强民族自信,真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