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要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东城多项措施构建家校共育体系
发布时间:2019-12-16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东城区家校社共育工作推荐会日前召开。会上发布的《家校社共育工作报告》指出,学校需要发挥推动作用,组织更多实践教育活动,让家长、社会力量更多走进和了解学校;教师要走进家庭了解学生情况。家庭是孩子的支持与依托,要发挥主体作用,学校和社会做好协同配合作用。
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的责任就理所当然在学校,没有把自己的言行、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家风、家庭文化和孩子教育联系起来。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衣食住行或只关注成绩,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都不是问题,没有意识到在孩子成长发育关键期,如情趣、心理、身体发育、情感态度、人际交往等,要得到家长更多关心、关爱与引导。此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力量薄弱,一些家庭教育大课堂不够专业,亟需通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为家庭教育工作补上短板。
近年来,东城区推出一系列家校共育活动,推动教育向家庭、社会的有效延伸。当天东城教委还发布《中小学家庭教育百问百答手册》,并聘请北师大、首师大、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家庭文化与家长教育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为家庭教育服务指导顾问。未来东城将积极发挥家长教师协会的作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家庭、幼儿园、小学、中学”全贯通的家校成长教育体系,建立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并在各学区建立分中心。
东城区目前已有26名教师拿到“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资格证书,今后将打造百名区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并依托全市高端优质人力资源,建立区级家庭教育专家资源库,指导服务家庭教育。
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尤娜介绍,各校致力于推动教育向家庭和社会的延伸,通过家访、社会实践等形式,借助东城数字德育网等网络资源,开展家庭教育。全区中小学都在积极行动起来,如史家小学通过一事一例活动,用微信等形式帮助父母成长;汇文中学鼓励父母孩子共写一本家书,并集结成集,引导家长倾听孩子心声,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家校联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