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走进通州校园

发布时间:2019-11-18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实习记者 韩 静)通州区各中小学近日组织举办了民族艺术进校园演出活动。通州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组织此次活动,将民族艺术文化带入校园,让学生了解更多民族艺术知识,同时该活动也是一场视听盛宴,带来了艺术享受。
  中国戏曲学院大学生艺术团来到通州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举办专场演出。演出开始前,中国戏曲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学生以活泼生动的形式讲解了京剧的起源,普及了简单的京剧知识,包括京剧行当的划分、京剧的发展、行当、腔调等,并对即将出场的演员和节目进行了介绍,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这场高水平的国粹盛宴。中国戏曲学院优秀青年演员表演了传统折子戏《拾玉镯》和《三岔口》。现场,演员与学生观众进行了互动。学生自告奋勇上台体验京剧艺术,并跟随剧院青年演员学习程式化动作。演员以其对艺术的执着、精湛的演技,为师生带来了触及心灵的艺术享受,让师生感受了国粹京剧的魅力,领略到民族文化的精华。潞河中学附属学校学生全神贯注地观看表演,还认真做了笔记。
  国家京剧院三团在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举行专场演出、讲座。艺术家为运河学子表演了《三岔口》《卖水》等节目。《三岔口》演员表演在黑暗中的武斗。武打动作别致,高难度的危险动作迭出,让学生惊叹、赞赏,感受到了京剧的艺术魅力;《卖水》让学生感受到了传统花旦戏里特有“退步圆场”“晃摇肩膀”等表演艺术。表演者用惟妙惟肖的表演动作,结合戏剧服装、道具、头饰等,让学生感受到了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等角色的艺术魅力;武打、念白、台步到眼神等专业精妙的艺术表演紧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演员和学生的互动环节拨动了学生跃跃欲试的心弦,从学生的表情和动作上能看出青少年对国粹的理解和喜爱。
  “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走进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校区。聋人舞蹈团、盲人歌手为学生带来精彩的演出。京剧变脸作为民族艺术也和学生近距离接触。聋哑人舞蹈队带来被誉为“生命与艺术的奇迹”的经典节目《千手观音》。一群身穿金色短袖衣、金色长裤的姑娘站成一列,领舞双手合十安于胸前,仪态端庄。跟着音乐的节奏,领舞身后的十几双金手不断地快速伸缩,变换姿势,令人目不暇接。欢畅淋漓的舞姿,优美娴熟的动作再一次将全场师生的视线拉近,呐喊声、掌声不断。优美曼妙的舞姿、美轮美奂的造型给在场师生带来艺术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二中通州校区学生处副主任刘春晖表示,希望学生在认真观看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感受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学习他们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精神及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教育学生关注、关爱、理解、帮助身边的残障人士,用手搭桥,用心感悟,让爱永存,残健共筑,让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潞河中学附属学校相关教师表示,此次活动积极响应国家“民族艺术进校园”的号召,将高雅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达到了艺术教育“润物无声、育人无形”的效果,引导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并为其提供了一个亲近艺术、聆听大师、提升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