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区教育帮扶重在“扶人”

发布时间:2019-10-2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专家引领、校长评点、领衔示范、问题剖析面对面……各种方式悉数亮相,每个环节针对一个问题,培训现场气氛活跃,在互动交流中教师踊跃发言,现场不时传出热烈的掌声。这是日前举行的密蔚名师工作室第四次活动中的情景,也是北京密云区帮扶受援地教师专业成长最受欢迎的培训形式。
  2018年起,密云区扶贫协作的结对地区包括青海省玉树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张家口市蔚县,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通辽市库伦旗,以及支教援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墨玉县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密云区已经安排14所学校与受援地区17所学校建立稳定的结对帮扶关系。如何实现精准帮扶,如何建立一套系统、长效帮扶机制,实现受援地区持续发展是密云教委一直思考的问题。为做好帮扶工作,密云教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扶贫扶智、扶志扶技,在“精准”上发力,在“扶人”上下足了功夫。
   “学校现有办学理念是否适合当地文化实际,是否能够传承学校文化?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与张家口市蔚县桃花镇初级中学签约后,育英学校密云分校校长李志欣的问题引发了两校讨论,最终提炼出“积步成蹊,思源致远”作为挑花镇初级中学的校风,以此定位学校的文化传统、发展理念以及办学宗旨和追求,进而引进育英学校密云分校的“全学习”课程改革。
  “将教学模式更名为‘全学习’下的‘思源’课堂。让每名学生在课堂上如桃花般绽放,达到学生学习多维互助、课堂氛围和谐美好的理想中的桃源境界”,挑花镇中学校长赵军这样展望将来。
  在此基础上,育英学校密云分校为该校量身打造了《“精准扶贫”工程合作学校指导工作手册》,从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领导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特色文化形成等多个维度规划学校发展,形成专业化可持续的帮扶机制。此外,密云区与受援地区“师徒结对、骨干一对一精准引领、跟岗互换、交流互访、资源共享”等帮扶机制,在帮扶受援地教师专业引领中也取得明显效果。
  “教育扶贫的本质应该是‘扶人’”,密云教委副主任刘彦红认为,关注受援地教师的专业提升,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最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助力,要让学生获得实惠。
  密云区加强与各地区职业教育的深入合作,与库伦旗、巴林右旗、滦平县、蔚县的职业教育建立了在学校管理模式建设、实用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指导、建档立卡户子女游学、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等方面的精准合作意向,扶贫扶技,扶技扶志。从去年10月起,密云区职业学校赴受援地区培训职业教育学生178名,接收游学一周及以上的学生44人,其中包括建档立卡户家庭子女约120人,涉及烹饪、机械加工、汽车制造、旅游服务、计算机应用等多个专业,为职业教育学生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密云区将进一步总结经验,精准帮扶落实在‘人’上,建立健全长效精准扶贫机制,为增加帮扶地区学生、教师、学校以及一个个家庭的获得感而不懈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新的动力。”刘彦红说。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