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家长和孩子沟通的前提
发布时间:2019-10-21
期号:
近日,初三生刚刚结束首次月考。面对孩子的月考成绩,很多家长在中考的压力下不能心平气和,但一味指责往往会适得其反。亲子之间尊重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沟通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对于孩子而言,和家长分享感受、表达情绪是有一些困难的,这往往是因为在以前的沟通中父母仅仅是扮演家长的角色,树立家长的威信,而忽视了孩子需要一个倾听者的需求。情绪的产生没有对错之分,是真实存在的,需要家长耐心引导。父母要试着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感受,比如考试失利了会感到挫折和害怕,和好朋友生气会委屈或愤怒。
家长和孩子沟通要指导而非指责。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指责孩子为什么考砸、为什么没有和好朋友相处好而不问青红皂白,就失去了沟通的意义。融洽的亲子沟通不仅是亲子间维系亲情的基础,更是相互交流、彼此理解、提高教育效果的桥梁。融洽的亲子沟通可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被爱、被欣赏、被接受,进而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养成健全人格。
家长习惯了用管束、教育、培养、保护去诠释自己对孩子的爱。然而,这并不够。父母要多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参与,而非下命令。提高参与感可培养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尊重自己。孩子有表达的权利和需要。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表达需要,让孩子自由发表意见。
在亲子沟通过程中,父母要放低姿态,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要尊重孩子,多给孩子选择权、话语权;要观察孩子的个性,不要压制孩子的天性。同时,父母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使孩子乐于与父母沟通,释放在学业上的压力。当然,父母建立威信也是必要的,这会让孩子更乐于和家长沟通,也更愿意倾听家长的意见。
(韩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