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为郊区输送名校“血液”

发布时间:2019-10-08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实习记者 韩 静

  新学年,本市不少教育集团又添新成员,如人大附中在昌平有了新分校,集团规模进一步扩大;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在朝阳区崔各庄地区开办嘉源分校等。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集团化办学是未来本市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将纳入北京市中小学市、区两级布局规划。集团化办学的模式,提升了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减少了校际间的差距,为郊区输送名校“血液”。

 

本市中小学教育集团达158个

  截至去年年底,本市已有中小学教育集团158个。下一步,本市将支持各区通过集团化办学方式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发展,不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同时,也鼓励跨区集团办学,支持城区通过集团化办学,向农村地区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学校发展。

  同一学区内的集团校,各校间学生往往采用联合培养、贯通培养等模式。纳入集团化办学后,各成员校之间可以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包括集团内场地设施资源、课程教学资源等。景山学校学生方明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在景山学校就读。他说,在一贯制学校就读,可以在同一种文化氛围中成长,接受同一种教育理念的培养,让他成长得更轻松自在。

  海淀是实行集团化办学的大区,该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淀将建立教育集团动态孵化管理机制,集团成员校成长为新的优质教育品牌后,逐步脱离集团管理,集团重新引入新的成员校,不断培育生成新的优质教育品牌。集团内部的用人机制将更加灵活,逐步探索由集团牵头校开展人员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交流使用的方式。海淀区还将设立集团化办学专项支持经费,包括承办经费和书记校长奖励经费,主要用于支持集团校发展,提升整体办学质量,鼓励干部教师积极参与集团化办学。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市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项目组组长杨志成说,未来集团化办学要纳入北京市中小学市、区两级布局规划,形成更加精细的中小学纵横布局规划,从而实现基础教育全域性优质均衡布局。集团化将建立集团学校共治和自治的组织运行机制,促进集团内学校共同发展。

 

集团成员共享优质资源

  目前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在教育管理模式上实现 “六个一体化”,即管理机制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教师培训一体化,教学评价一体化,师资调配一体化,学生培养一体化。校长陆云泉说,集团化管理意味着在资源、管理、课程、品牌等各方面共融共生,教育集团首先要建立现代学校集团化管理制度,以资源配置、管理机制、师资调配、教师培训、质量评价、学生培养“六个一体化”作保障,最终实现管理互通、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品牌共生、课程互授、发展共进。

  资源配置一体化将使一零一中各校区的课程等核心资源打通校区边界,同时整合集团内外教育资源,不同校区实现资源共享;师资调配一体化,在集团内探索更为灵活的用人制度,比如教师招聘、培养、培训、职称评审统筹一盘棋考虑,并在集团内各校区打通使用,师资跨校区流动,破解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牛鼻子”问题;教学评价一体化,直指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教学教研坚持统一标准,使得各校区在质量评价上保持统一尺度。

  在北京一零一石油分校加入一零一教育集团后,校长万锡茂就将新学年的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向总校靠拢。在新高一开设钱学森班及人文实验班,并将两个实验班纳入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英才学院,实施一体化培养。石油分校还将在课堂教学、科学特色课程群、人文特色课程群等方面与总校享受同等教学资源,学生可与总校同学一起学习创新课程。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的所有教育资源将全面向石油分校开放,石油分校还将选派部分高一新生到总校学习。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李有毅介绍,北京十二中教育集团作为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优质教育于一体的一校七址、多学制的教育集团,以优质的课程资源为载体,在充分发挥各校区特色优势的基础上让北京十二中的优秀文化植根于各个校区,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融通、联合培养、联动教研、科研协作、贯通育人的局面。如十二中朗悦学校通过融入集团联动教研,集团各校区教师同课异构等活动,整体提升教师素养,每学年集团总部委派至少5位骨干教师在朗悦一线授课引领,派出教师、学生到集团本部历练、游学,实现师生生态融动。

  北大附中西三旗学校是金隅科技园配套新建校,今年秋季开始招生。作为北大附中教育集团的成员,西三旗学校纳入北大附中一体化管理,北大附中将选派优秀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支持西三旗学校发展,享受校额到校政策。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京西分校更名为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学校将全面引入人大附中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管理、课程设置,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促教师团队成长。

 

鼓励集团内教师轮岗

  本市还在逐步探索建立集团牵头校和成员校之间互派干部双向交流、互派教师轮岗交流的制度,探索集团内干部教师培养、培训、评价和考核等机制。以二中朝阳学校为例,虽然是新校,但大约82%的老师在二中本部参加过学习培训,并执教过一年以上。

  西城区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教育集团内的各单位可实现课程共享、师资共用。集团内优质校会输出干部、教师参与成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同时接纳成员校的干部和教师挂职、实训。“让一些比较有公信力的学校起到一个带头示范作用。通过校长、老师之间的交流,提升普通学校的教育理念,使之达到向优质校迈进的目标。长此以往,这种良性的效应会像滚雪球一样扩大开来,从而提高基础教育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该负责人说。

  北京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书记关伟说,组建教育集团,实现人才间的校际交流是教育改革跨出的重要一步,教师间的校际交流带去了优质资源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实现了优质资源的辐射,教师个人也实现了专业的成长。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目前集团间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形成了学区内、集团内教育硬件资源、人力资源、教研和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局面,今后还要建立教师教学研究、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等内涵发展的联通机制,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快速提升,鼓励建立教师跨校流动。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