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教育大会举全区之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发布时间:2019-10-08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本报实习记者 韩 静

 

  石景山区日前召开教育大会,会议提出了推进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1+2”三个工作文件。相关负责人称,石景山区将举全区之力,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三个工作文件包括一个教育大会主文件———《石景山区关于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意见(2019—2025年)》,两个配套文件———《石景山区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5年)》《石景山区深化五育并举,提升育人质量实施方案(2019-2025年)》是切实推进石景山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有力保障。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田利跃对这三个文件作了说明。

  大会现场,区教委与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优质资源面不断扩大

  教育现代化建设是未来石景山区教育的重要着力点。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石景山区将从办一流教育、建一流学校、带一流队伍、育一流人才四个方面着手一一落实。

  在办一流教育方面,建立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学前教育普惠率逐年提升,全区达到80%以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位供给充足,各类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均得到充分保障。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纵向引领中小幼链条式提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互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

  在建一流学校方面,高位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景山学校远洋分校等引进学校和区级优质学校在学区和集团内均衡分布,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权持续扩大。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等优质资源国际部和国际教育课程全面推进,不断满足多元教育需求。

  在带一流队伍方面,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教师队伍。建立现代化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和专业化培养培训体系,人才引进、培养和退出机制更加灵活高效,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显著提升。培养一批专家型市级知名校长群体,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引领教育教学前沿改革的研修队伍,正高级、特级、市级骨干、学科带头人等名师资源实现八大教育集团全面覆盖,区级骨干教师实现所有学校全面覆盖,辐射带动教师队伍整体优质发展。

  在育一流人才方面,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扎根中国、国际视野、面向未来、立足区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模式深入推进,相互融通、有机衔接,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每名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8%以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育人质量位于北京市先进区行列。

 

学生素养纳入综合评价

  为保证教育现代化有条不紊地一一落实,区教委相关负责人指出七个重点任务,要求全面覆盖教育领域,重点落实。

  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构建党全面领导新格局,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强化基层党建创新。

  全面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全面保障教育优先发展支撑机制,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科学优化教育结构布局,保障学校建设用地,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突出德育实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坚持零起点教学,坚持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优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育苗工程”,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养。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高质量发展“冰雪运动”“校园足球”等体育工作特色,建立教育、体育部门“冰雪运动”合作联盟。

  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落实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完善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健全并完善调配、更新、维修等工作机制,促进各类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加强高中课程建设和实施管理,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指导。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发展。探索产教深度融合、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校企双赢。健全终身教育服务体系。促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社区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坚持“服务本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规范发展”的工作思路,鼓励民办学校探索创新,在教育理念、学校文化等方面形成特色。

  全面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持续开展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学习实践活动。建设专家型书记校长队伍,建立区域内、教育集团内干部跨校流动机制,创新干部管理、激励机制。坚持教育投入优先保障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加大中小学绩效工资投入。

  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创新信息时代现代化教育管理模式,开展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管理能力优化行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构建智慧学习的支持环境,加强信息技术在学生成长、自主学习、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支持学校开设人工智能等特色信息技术课程。

  全面深化教育重点领域改革。提升集团化办学内涵质量,统筹推进教育集团发展。进一步提升集团核心领导力,设立引领发展奖励资金。深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和就近入学原则,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经费投入

  为保证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石景山将在全区形成区委统一领导、党政各负其责、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良好局面。

  教育布局规划优先,全力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确保重大教育项目建设实施。教育经费投入优先,全力提高区级财政投入。健全教育基本投入机制,优化经费投入使用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全力保障教育优质发展需求。将教育人才发展纳入区级人才发展体系,大力实施教师身心关爱行动。校园安全保障优先,全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强校园周边安全综合治理,建立完善的教育执法机制。学生健康发展优先,全力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深入推进中小学冰雪运动,着力加强青少年视力不良的防控工作,持续深化青少年超重与肥胖预防工作。教育交流合作优先,全力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交流品牌项目。

  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指出,石景山区召开教育大会是贯彻落实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进石景山教育现代化的再动员、再部署、再出发,标志着石景山区教育改革发展开启新的征程。

  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指出,全区教育工作“1+2”系列文件,既是解决当前全区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有效举措,也是对加快提升全区教育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全区教育现代化作出的重要部署,更是着眼区域长远发展需要,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石景山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制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区上下必须高度重视,不折不扣抓好系列文件的落地实施。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