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实习记者 韩 静) 新学年已开始,初三孩子要经历多次考试。作为初三孩子的家长,有的甚至比孩子还要着急,给孩子买辅导书,报补习班。有关专家提醒,家长要给孩子比平常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三年级组长王峰表示,初三家长在给孩子提供好“后勤”工作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孩子分析成绩,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作为家长,在陪伴孩子备考的过程中,偶尔会有纠结、着急和迷茫等负面情绪。焦虑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负面情绪要是不能及时消除,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备考状态,这样可能恰恰违背了帮助孩子的初衷,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家长在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家长的正确引导和鼓励是不断激励孩子进步的动力源泉。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直接帮助一般会局限于引导孩子明确目标,并和他们一起探讨怎样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鼓励他们积极地落实计划。帮助孩子明确目标不是简单地强制他们接受自己的期望,而是要通过有效的交流和鼓励,让孩子明确目标,让目标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
家长要做问题的分析者。初三的孩子无论现在是成绩优异,还是暂时落后,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强烈的上进心。由于孩子的学习基础和综合成绩不同,他们的起步高度也会不同,他们的中考目标也就不同。所以,中考的成功不能简单以升入重点高中为标准,而要以他们学习成绩的进步程度和其他方面的收获多少为标准。因此,初三家长要保持平和心态,依据每个阶段的成绩与孩子进行分析,要看到孩子的收获和进步。
如和孩子出现沟通问题,家长要积极地寻求老师的帮助。毕竟在学习上老师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不足的人。在初三这一年长期紧张的学习状态中,难免会有部分孩子出现一些疲惫、焦虑、压抑等厌学情绪。这些是初三孩子的正常表现。家长要多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多倾听孩子的诉说,发现孩子有疲劳和厌学情况出现的时候,就要让他们注意休息,放松心情,尽快调整到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