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基础 突出重点 学以致用——2019年北京中考英语试题评价

发布时间:2019-07-01 期号:
  2019年北京中考英语试题以《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五级目标要求和《考试说明》为基本依据,在秉承2018年改革思路的基础上继续优化评价方式和手段,稳中求进。
  一、落实教育大会精神,立德树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试题在设计上把握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向引导,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考生的答题过程就是一次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熏陶和品格培养的过程。
  如,完形填空体现了挫折教育,阅读A篇通过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生活及传统文化的感受,让考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自信;B篇引导考生关注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在学习中成长。书面表达题目②引导考生对自律进行思考。
  二、关注基础,突出重点,体现时代要求,促进学以致用
  1. 强调“双基”
  整张试卷面向全体,注重基础,旨在引导教学回归和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下一阶段的英语学习做好准备。
  如,单项填空考查考生在熟悉的语境中运用基础语法知识表达意义的能力;完形填空着眼于实词和高频词考查;阅读理解试题中,获取具体信息和简单推断这两项考查基本阅读技能的试题占了很大比例。
  2. 坚持“三贴近”原则
  试题所选素材贴近考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如,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涉及班长竞选、游学体验、实践活动、时间体验、环境问题等话题;书面表达涉及写电子邮件和投稿两个任务。语篇主题意义鲜明,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内容和任务形式均为考生所熟悉。
  3. 保持开放性
  试题力求兼顾考生差异,适应考生不同的思维发展水平,给各层次的考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如,书面表达在考查形式上继续采用选做形式。书面表达题目①要求考生写一封关于“制作安全教育主题海报”的邮件;书面表达题目②要求考生就“自律”这一话题写一篇短文投稿。通过设置开放的情境,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考生充分发挥,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考生展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考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作答,体现了开放性。
  三、聚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1. 强化对阅读能力的考查
  试题强化了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旨在引导教学高度重视阅读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手段,培养考生的阅读素养。选材注重高标准,题材丰富,体裁多样,突出“宽”和“泛”,兼顾教育性、人文性和趣味性。如,完形填空蕴含挫折教育,阅读B篇鼓励学生敢于试错,文字浅显,通俗易懂,道理深刻,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寓教于考。阅读任务的设置涉及事实性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推断、主旨大意的概括等不同层次的阅读能力的考查。
  2. 体现对思维品质的考查
  试题体现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旨在引领教学重视深层理解、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的提升。引导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基于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字面意思,还要关注语言在意义表达方面的语用功能,以文本意义的理解为基础,宏观把握篇章结构,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推断文本的言外之意。如阅读D篇,文章作者并没有直接表达观点,考生需要综合作者的论点和论据进行推断。
  3. 倡导学以致用
  试题选材体现了考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的经历,引导考生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完形填空语篇讲述的是学生在学校参与竞选的经历,阅读B篇讲述的是学生在家制作go-kart参与比赛的故事,文段表达题目涉及学校的安全教育以及考生常见的制作海报。考生在校园生活中或亲眼目睹,或亲身参与这些活动,能够激活相关体验,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更好地完成相应试题。试题旨在引导学校重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阅读C篇材料提出了如何扩大时间体验的建议,让考生从一个新的视角理解时间,引导考生合理而有意义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提升考生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题根据英语语言实际使用情况命制。如,文段表达一题要求考生写一封电子邮件,这符合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情况。相对真实的测试任务能更好地引导教学关注语言的应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促进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作者: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特级教师  蒋京丽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高级教师  何   煜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  孙铁玲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高级教师  赵文娟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中级教师  冯   辉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