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让建筑走进学生生活

发布时间:2019-05-20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在教育“深综改”推进过程中,东城区将弘扬建筑文化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创立“匠营坊”工作室,搭建推广建筑文化的课程平台,创新合作模式,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实现校内外教育的双赢。
  “影壁制式”“门枕石寄托”“宅门规制”“彩绘梁坊”“彩绘椽头”“榫卯阴阳”“含韵窗牖”“四合院布局”,这8个暗藏古建筑“秘密”的小工具盒是东城区教委房管所“匠营坊”推出的建筑文化课程用具。
  在“匠营坊”的授课教室里,有老北京四合院等古代建筑的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施工工艺及流程,学习并传承古建筑文化。除了自主授课,“匠营坊”还积极搭建课程平台,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开设建筑文化课程,打造活动平台。
  此外,“匠营坊”还不定期组织学生走进故宫、天坛、颐和园等,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古建筑文化,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建筑模型、校园规划等比赛,为学生搭建更丰富广阔的展示平台。接下来,“匠营坊”还计划将3D打印技术、微缩红砖等现代技术材料运用到课堂上,将现代技术与古代建筑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东城区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匠营坊”根据学校需求开展定制化课程设计,引入优质社会资源,搭建合作平台,送课到校,为学校提供软、硬件资源服务。工作室通过推广建筑课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建筑,感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和完美的工匠精神,同时感知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从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