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机中见数理、西游记中见人际 十九中13门课程直击学科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19-04-0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豆浆机与数学建模有什么关系?《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如何演绎“情商记”?数学焦虑真的会向皮肤传递信号吗?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跨界”问题,却成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日常教学素材,激活学生学习动力。3月26日,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召开的新品牌学校建设现场展示活动中,初高中13门课程直击学科核心素养。
  “我捉到了一只小妖精!”只见“猪八戒”兴高采烈地回到师徒身边,迎来的却是师徒三人态度不一的评价。这是一节名为“积极主动式回应——良好沟通让关系更美好”的心理课。课堂上,既有《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也有憨厚可爱的维尼小熊,只是这些“网红”人物都是由学生手中的手偶扮演的。课程指导教师何菲介绍,这节课以手偶来了解人际互动中的回应方式,课堂上共设计了3个情境,每个情境包括不同的“网红”手偶。学生以四种回应方式对应不同的情境,最终验证效果。这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每学期一次心理文化月、每月一次社会领航大讲堂、每周一次心理社团……作为教育部颁发的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十九中的心理教育颇具特色,积极心理学更是开展心理教育的指导性纲领。学校主打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四方联动的身心健康教育模式,合力办学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和谐氛围。心理课程、学科教育、活动开展一个都不能少;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培元项目”高端研究推动全学科共振;家庭诊疗室,为全校学生、家庭开设专属心理辅导平台,定期为家长开设心理沙龙及讲座,真正做到家校共育,为学生系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
  语文学习方式变革探索、数学建模实施策略、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特色教学、批判性思维视野下的“讨论式”教学实践探索……课堂之外,是十九中教师深度挖掘、探索的教研精神。
  在众多“学术派”论坛中,“高二研究性学习——培元科学挑战营论坛”上,参与项目研究的部分高二学生兵分5组,通过不同主题进行深度研究。其中,“高中生数学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皮肤电信号的联系”勾起听众好奇。指导教师王芳介绍,“培元科学挑战营”是基于清华大学与十九中合作进行的“培元项目”而开展的。“培元项目”旨在通过对中学师生的生理指标数据的采集,分析师生在真实课堂情境下的教学规律,为更好地服务于中学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