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邓 菡) 降温手机壳、磁力锁防盗门、多功能浴缸、职能管家插件、四合一水杯……在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近日召开的创意发明学期成果鉴定会上,20项由贯通培养项目学生发明的科技创新成果齐亮相。
“这是一款磁力锁防盗门,是由电磁铁的原理应用所产生,能有效防止技术开锁与暴力拆卸。原理是锁柱被开启的电磁铁吸住,万能钥匙不能被送达到指定位置,无法实现技术开门,且制造成本不高,在现有技术上稍加改进即可。”学院贯通培养项目学生翁梓涵向参观者介绍这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发明。
旁边是学院贯通培养二年级学生孔德奥发明的一款可伸缩电板,当充电插头和电板插口不一致时,能调整大小,方便充电。创意源自孔德奥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小烦恼。最终,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他解决了这个难题。
现场,无论是磁力锁防盗门、可伸缩电板、多功能浴缸,还是降温手机壳以及四合一水杯,可以说,生活中的一些小难题、小烦恼正是学生发明创造的灵感来源。而发明背后,是他们对人和生活的关注。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贯培部校长刘笑介绍,本学期学院开设了创新创意专利课程,通过创意发明课程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把学生各种有趣的想法付诸实践,变成一个个有价值的作品,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自信力、造物技能与创新思维。
为了帮助青少年创客走完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学院组建专家团队,对贯通培养学生进行长期长效常态化指导,研究制定青少年科技发明转让或产业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
经过检验,此次亮相的20项发明成果都可以实际操作和使用,颇具工业产品的模样。从概念到成果,学生领悟了何谓有价值的发明。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以“产业化”为方向,融合社会优质资源,引导青少年发明者走完创新的全过程。这对重塑学习机制、打破传统教育具有深远影响,帮助学生从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为启发学生复合思维、培塑科技素养提供了平台,为实景学习构建了整个流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及生活的意义。
北京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特级教师陶术研说,北京市教委倡导教育“深综改”,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考查探究、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开展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学院贯通培养部从本学期开设了创新创意专利课程,当天展示出20项科技创意成果,就是“设计制作”学习成果的具体呈现。